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近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天门市召开湖北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院士专家科技服务“515”行动助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推进会。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的国家及省级小麦单产提升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和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相关专家,小麦相关种子企业及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代表参会。
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种业必须先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总农艺师梅书棋介绍,该院积极开展优质良种促单产提升行动,围绕小麦半冬性、商品性、抗病性等重要性状开展育种攻关,先后培育出“鄂麦006、鄂麦590、垦麦58”等一批优良新品种,建立了小麦抗逆丰产增效技术体系,为促进湖北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继续加强生产急需的小麦突破性育种,加大科企联合良种繁育力度,开展有组织协同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加强生产技术配套服务,挖掘小麦单产提升潜力、拓展单产提升效益,进一步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襄阳南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马恒分享了开展小麦品种引进对比的情况。2023年秋该县引进“鄂麦590”,综合表现突出,排名靠前,吸引了种粮大户关注。2024年该县依托部级小麦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在全县80个种粮大户建立示范基地0.8万亩,辐射面积达4.8万亩,近期理论测产单产在450~500公斤,预测500公斤以上比例达60%左右,呈现“成穗率高、穗粒数多”的特点。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扬州大学教授朱新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研究员朱展望,分别讲授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单产提升技术路径、湖北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策略与技术。
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依托湖北省农业农村厅院士专家科技服务农业产业链“515”行动(协同推广)项目,组建了一支农科教紧密合作的小麦技术服务团队,围绕湖北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从种、管、收等全环节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示范推广稻茬麦抗逆丰产栽培等技术十余项,有效带动全省小麦种植水平提高。
(责任编辑:朱晓倩)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