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多措并举促产品量价稳健 上市以来现金分红总额超940亿元

2024-07-18 07:29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谢 岚

  见习记者 梁傲男

  “调整好节奏的五粮液,缩小品牌力差距,向上突破更高价格带具备较强确定性。”7月15日,长城证券分析师发表了标题为“重新认识五粮液”的研究报告。

  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白酒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五粮液也正受益于此轮行业结构性调整带来的机会。

  对于五粮液的表现,食品科学博士、长城证券大消费组长刘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品牌价值提高、价格带突破、产品矩阵优化、稀缺属性得到充分认知并认可的情况下,五粮液成长空间已经打开。

  强者更强正在上演

  6月底,五粮液2023年股东大会迎来上千人参与,五粮液管理层围绕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关心关切的问题,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度沟通与交流。而这次股东大会释放出了“稳、进、好”的信号,给了市场信心。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市场及采访部分经销商也印证了此轮白酒行业的调整正在向龙头企业集中的特点,强者更强正在行业中上演。

  数据显示,2023年,五粮液持续实现业绩稳健增长,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净利润315亿元。2024年以来,五粮液生产经营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

  今年以来,在白酒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五粮液三大核心产品动销实现稳健增长态势,第八代五粮液持续优化渠道投放,批发价格稳中略升、动销稳中有增。

  值得注意的是,五粮液受当前大环境影响,公司产品价格与往年相比有所回落,但相比其他同类产品而言,五粮液多款产品依然保持了较强的市场优势。

  调查显示,春节以来千元价格带主产品中第八代五粮液价格波动最小、倒挂幅度最小,目前市场流通价950元左右。39度五粮液、1618五粮液作为战术性产品,分别抢占700元价位段和千元价位段宴席市场,通过开瓶扫码等战术组合,实现了动销、宴席双增长。

  另外,五粮液高端产品结构持续完善, 45度、68度五粮液焕新上市,经典全系列战略产品发布,从价位段、细分市场两个维度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刚刚出炉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969亿元,同比增长3.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09726亿元,增长3.2%;餐饮收入26243亿元,增长7.9%。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6%、5.6%。

  零售业和餐饮业的复苏,为白酒的发展带来机会。“宴席活动同比实现良好增长,五粮液产品宴席活动开展场次、宴席动销同比增长良好,服务消费者近300万人次。浓香酒产品日均开瓶扫码量同比增长超50%,扫码人数超10万,创历史新高,宴席举办场次实现同比倍增。”五粮液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3年度分红率达60%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好,五粮液大股东去年12月份启动了增持计划,并于2024年6月份完成,增持金额累计达5亿元,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市场的信心。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五粮液上市以来的现金分红总金额超940亿元,是上市募集资金的25倍左右。2023年度分红金额181亿元,居深市第三,连续9年居深市白酒上市公司第一;2023年度分红率达60%,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年度增幅在高端白酒中最高,分红金额及分红率均创历史新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五粮液股息率稳定在3.6%左右,市盈率16倍,叠加稳健的业绩增长,1000亿元的现金流,五粮液“性价比”进一步凸显,成为了投资者青睐的对象。

  “在中国八大浓香酒营收中,五粮液居于首位,并且与其他浓香酒营收差距逐年扩大。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白酒品牌化趋势将更加凸显,未来头部企业凭借强大品牌力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方正证券分析师如是说。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婉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五粮液多措并举促产品量价稳健 上市以来现金分红总额超940亿元

2024年07月18日 07:29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谢 岚

  见习记者 梁傲男

  “调整好节奏的五粮液,缩小品牌力差距,向上突破更高价格带具备较强确定性。”7月15日,长城证券分析师发表了标题为“重新认识五粮液”的研究报告。

  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白酒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五粮液也正受益于此轮行业结构性调整带来的机会。

  对于五粮液的表现,食品科学博士、长城证券大消费组长刘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品牌价值提高、价格带突破、产品矩阵优化、稀缺属性得到充分认知并认可的情况下,五粮液成长空间已经打开。

  强者更强正在上演

  6月底,五粮液2023年股东大会迎来上千人参与,五粮液管理层围绕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关心关切的问题,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度沟通与交流。而这次股东大会释放出了“稳、进、好”的信号,给了市场信心。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市场及采访部分经销商也印证了此轮白酒行业的调整正在向龙头企业集中的特点,强者更强正在行业中上演。

  数据显示,2023年,五粮液持续实现业绩稳健增长,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净利润315亿元。2024年以来,五粮液生产经营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

  今年以来,在白酒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五粮液三大核心产品动销实现稳健增长态势,第八代五粮液持续优化渠道投放,批发价格稳中略升、动销稳中有增。

  值得注意的是,五粮液受当前大环境影响,公司产品价格与往年相比有所回落,但相比其他同类产品而言,五粮液多款产品依然保持了较强的市场优势。

  调查显示,春节以来千元价格带主产品中第八代五粮液价格波动最小、倒挂幅度最小,目前市场流通价950元左右。39度五粮液、1618五粮液作为战术性产品,分别抢占700元价位段和千元价位段宴席市场,通过开瓶扫码等战术组合,实现了动销、宴席双增长。

  另外,五粮液高端产品结构持续完善, 45度、68度五粮液焕新上市,经典全系列战略产品发布,从价位段、细分市场两个维度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刚刚出炉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969亿元,同比增长3.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09726亿元,增长3.2%;餐饮收入26243亿元,增长7.9%。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6%、5.6%。

  零售业和餐饮业的复苏,为白酒的发展带来机会。“宴席活动同比实现良好增长,五粮液产品宴席活动开展场次、宴席动销同比增长良好,服务消费者近300万人次。浓香酒产品日均开瓶扫码量同比增长超50%,扫码人数超10万,创历史新高,宴席举办场次实现同比倍增。”五粮液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3年度分红率达60%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好,五粮液大股东去年12月份启动了增持计划,并于2024年6月份完成,增持金额累计达5亿元,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市场的信心。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五粮液上市以来的现金分红总金额超940亿元,是上市募集资金的25倍左右。2023年度分红金额181亿元,居深市第三,连续9年居深市白酒上市公司第一;2023年度分红率达60%,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年度增幅在高端白酒中最高,分红金额及分红率均创历史新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五粮液股息率稳定在3.6%左右,市盈率16倍,叠加稳健的业绩增长,1000亿元的现金流,五粮液“性价比”进一步凸显,成为了投资者青睐的对象。

  “在中国八大浓香酒营收中,五粮液居于首位,并且与其他浓香酒营收差距逐年扩大。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白酒品牌化趋势将更加凸显,未来头部企业凭借强大品牌力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方正证券分析师如是说。

(责任编辑:王婉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