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广州各级农业部门抽检农产品合格率超过99%

2018年09月30日 08:12   来源:广州日报   

  保障“菜篮子”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要一环。近年来,广州保持了产地农产品质量总体可控、平稳向好的良好态势。2018年1-8月,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共抽检各类农产品123万份,总体合格率超过99%,农业农村部及省级监督监测和例行监测广州产地农产品合格率达100%,全市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文/叶安

  10个涉农区均设立或加挂监管机构

  广州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上,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创新完善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式,提高监管效能。从2018年开始,实行交叉飞行检查,即由各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不定期的前往其他区交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场检查和风险监测。广州还落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月通报和问题约谈制度,将每月监测结果通报各区农业主管部门、抄送区分管领导,强化结果通报和约谈,督促监测结果不达标或工作推进不力的区做好问题整改工作。

  在基层监管队伍建设上,全市10个涉农区已全部设立或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涉农镇(街)挂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大力推进镇(街)监管队伍建设,目前,在全市已配备553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专职安全员,覆盖所有涉农镇(街),补齐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短板,切实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

  启动产地证明试点

  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构建全方位监测网络,强化风险预警能力是关键。广州已建成较为完善,涵盖市、区、镇、村(企业、合作社)四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全市共有检测中心、站、点219个,其中市级4个,区级12个,街(镇)级65个,村级88个,企业合作社50个,为全面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广州启动了产地证明试点,探索溯源管理新机制,在白云区、从化区选定5个条件较成熟的村、企业、合作社作为试点,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追溯管理制度。目前,各试点单位已逐步开展产地证明工作,累计打印产地证明标签1.3万多张,有效实现本地农产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管理功能。

  每年制定农资打假行动实施方案

  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是一个方面,对于农业违法问题,广州也决不手软。近些年来,市农业局按照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标本兼治,检打联动,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为原则,保障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资市场特点,深入开展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工作。

  为保障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取得实效,广州市农业局每年制定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对饲料、兽药、农药、肥料、种子、畜禽产品的专项执法行动,抓源头,强监管,对农资市场持续保持高压打假态势,为我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通过建立检打联动机制,各级行政执法机构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监管部门、检验检测机构紧密联合,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执法效率。

  加强横向、纵向联动执法

  市农业局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食药侦查支队等部门协调配合,做好横向联动。市农业局和市公安局研究制定了《广州市农业局 广州市公安局打击农业违法犯罪和开展农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执法协作工作制度》,并成立了执法协作工作组,确保打击农业违法犯罪取得实效。农业局还注重加强与省和区的纵向联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跨区域协查机制,做到一地发现、多地联动;同时,通过省综合执法局加强与省内省外相关执法机构联系,强化信息交流,提高办案效率,进一步增强对农业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

  开展多项涉农普法宣传

  笔者了解到,广州多措并举,管好“菜篮子”安全,其中一点是加大执法宣传普法力度。农业部门制定《2018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市区结合各自特点分别组织开展农业金融保险、法律法规、农技知识的咨询,组织放心农资免费试用,农业知识有奖问答,假劣农资现场识别及销毁仪式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活动内容。全市共举行大型咨询活动21场次,悬挂标语横幅146条,发放宣传资料6万多份,展销农资1.37万公斤。

  农业部门实行“阳光执法”,接受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开执法依据和执法流程,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彰显法律尊严。同时,深入基层结合执法巡查,执法检查等日常工作中开展普法宣传,借助送法下乡等形式组织宣传活动,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农药管理条例》等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行业自律水平。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