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高端酒店放下“身段” 回归本位转型谋生

2015年02月04日 10:3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素包1.5元/个,肉包2元/个。”最近,陕西西安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广告牌颇为醒目,一贯以高端奢华定位的酒店,面对公务消费的大幅减少,不得不放下“身段”。尽管这并非普遍现象,但体现了行业谋划转型的态势。

  与此同时,在成都、重庆等地,更多的高档酒店正在兴建,一些酒店的转型正做得风生水起。中国经济在发展,高档酒店面临的并不是行业的冬天,而是理性健康成长的新机遇。

  ■ 清朗风气带来变化

  过去十几年,高档酒店在中国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共有654家五星级酒店,复合平均年增长率达20%。但随着中国对公务消费的严格管理,清朗的政治风气正在催生行业变化。

  “过去很多五星级酒店过度依赖公务消费,但是‘八项规定’以来,他们需要适应当下的新常态,积极进行转型和创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员杨宏浩表示。

  2013年底,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新规出台,五星级酒店逐渐退出定点饭店市场。许多省份跟进出台规定,重新审核定点饭店名单,北京、苏州、舟山等许多城市都明确表示不纳入五星级酒店。

  在宁波,慈溪雷迪森广场酒店成为国内第一家破产的五星级酒店;在新疆,乌鲁木齐部分五星级酒店将曾经定价五六千元的酒席下调到不足千元,以缓解营业压力。

  降星、转型甚至破产,高档酒店发生的变化背后,是党和政府对于公务消费甚至官员作风问题的极端重视。

  ■ 告别恐慌主动转型

  本报走访北京一家知名五星级酒店,酒店的公关部负责人说,因为有着成熟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酒店受到的影响并不大,没有大规模降低客房和餐饮服务价格的必要。

  “卖包子只是一种便民措施,但不是这个行业应长期采取的策略。”该负责人表示。

  在更大范围内,酒店数量的增加很有说服力。在成都、重庆等城市,过去一年均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开业。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当地会展业务正蓬勃发展,需求量大。仅在重庆,2014年会展就拉动消费超620亿元。

  从事会展工作的何女士告诉本报,会展业一般要求在10分钟车程内有高档酒店,伴随会展同期进行的还有很多会议、晚宴等,需要有足够大的高档场所,这些都需要五星级酒店来满足。

  酒店自身的“内功”同样重要。在云南,许多特色度假酒店的发展依然迅速;在武汉,2013年后新建的五星级酒店入住率普遍较高。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酒店自身的设施、地理位置等条件,依然是市场选择与否的重要标准。

  ■ 借鉴经验回归本位

  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杨思群说,对于已经形成良好品牌形象的高端酒店来说,卖包子只是应对客流下降和补贴人工成本的一种方式。而在杨宏浩看来,现在酒店的转型应当制定一种长期策略,对客源和配套产品进行调整。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的《2014中国饭店业务统计》认为,市场格局的重大调整迫使酒店业者打破常规套路,以新思维应对市场挑战。

  杨宏浩建议,可以学习国外经验实现转型。例如,美国、欧洲和日韩一些酒店进行房地产证券化改革,以化解酒店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再如,国外不少酒店采取分时度假模式,以提升入住率,这些都能帮助酒店形成良性循环。

  “回归本位、回归常态、回归主流”,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这样概括当下五星级酒店的转型趋势。而这正是经济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理性发展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