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社科院:粮食能"十一连增"对外依存度将下降

2014年04月15日 07:14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3~2014)》(以下简称绿皮书)称,在满足假定条件下,预测2014年粮食总产量可达到6.1亿吨左右,新增产量大约1000万吨,能实现“十一连增”。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预测2014年农产品进出口规模约2000亿美元,同比增速下降到5%左右,农业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下降。但他提示,粮油棉进口规模扩大,对国内农业生产冲击的风险可能上升。

  绿皮书称,按年末全国人口数计算,人均粮食占有量上升到442公斤,比上年增加7公斤,粮食总量供求关系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国祥说,如果按照每增加5000万吨为一个台阶,2013年粮食产量是改革后我国粮食生产迈上的第6个台阶,经历2年时间,来之不易。这意味着我国6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初步形成。

  绿皮书指出,在满足假定条件下,预测2014年粮食总产量可达到6.1亿吨左右,新增产量大约1000万吨。其中稻谷和小麦可能会增产,而玉米快速增长的势头可能会发生改变,油料产量达到3600万吨。

  但绿皮书指出,考虑到我国农业生产可能会结束全面普遍增产时代,进入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阶段,更加注重农业资源休养生息,预计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回落。

  此外,绿皮书分析,201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及其贸易逆差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业外向程度出现了下降,这可能表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格局将进入新的调整期。

  李国祥认为,国际大宗农产品市场供给宽松,价格可能波动下降,这会刺激我国农产品进口。同时人民币升值,国内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作用趋于减弱,我国农产品生产比较劣势更加显现。“但受国内多数农产品生产能力较强、库存水平较高、国内农产品市场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影响,国内对农产品进口需求将下降。”

  绿皮书提醒说,国际有关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低迷,国内进口增加,短期内似乎对国内市场有利,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加剧国内相关农产品市场波动,甚至会导致国内农业生产萎缩,对此需要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加大国内相关产业保护力度。

  2014年,在粮食增长预期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下降的前提下,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仍然能保持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绿皮书判断,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到近万元,约9900元,名义增长11%左右,实际增长9%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为2.95∶1。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受农村改革的积极影响,全国农民承包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土地流转收入增加,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些措施使得农民财产性收入明显加快。

(责任编辑:王一)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