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脏冰块挑动公众敏感神经 盛夏还敢喝街外冰饮料吗

2013年08月02日 09:33   来源:羊城晚报   褚韵

  入夏以来,“脏冰”一词引发网络热议。“比马桶水还脏”和“超标”两个关键词,足以挑动公众敏感的神经,“再也不吃了”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多数网友的瞬间想法如同“@yzhyy”所言“恐怖啊,以后再也不加冰了”……“冰”真的不能喝了吗?

  网友纷纷为“冰”平反

  记者盘点发现,每一个网络热点都有一个“神最右”,而这一次的“神最右”的主题并不是网友吐槽冰块如何恶心,食品卫生如何难以信任,而是来自“著名DOTA解说”“dzkkk”的不到三个小时内的一句话转发:“央视神记者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我吃一块冰块,你喝一口马桶水,来不来玩?”

  此言一出,网友们似乎回过神来,开始提出质疑。有人认为,“马桶水”只是个噱头,@乐淘李勇说,大部分家庭马桶水和饮用水走的是一个水管,马桶箱里的水就是自来水,单独把“马桶”加上而不提具体的指标就是在诱导读者。

  另一时间,“辟谣小分队”开始出动,在“知乎”、“松鼠科学会”等著名科普网站及微博上,有“从事食品监管工作”的匿名网友指出,节目中对食用冰块抽检的取样、移送过程都不够规范,例如直接在柜台取冰,而不是在制冰机;冰块没有放入无菌袋,而是放进了纸杯;而记者采马桶水的样品时,不仅戴了手套,还用了采样管采样。如果冰块采样也是这么采的话,估计出问题的几率不高。

  呼吁“监管主体”才是正事

  也有人开始对比媒体过往报道数据:网友“林羽”指出,据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桶装水在开封第3天,菌落数就过百万了,因此菌落超标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专家也建议开封三天以上的桶装水要烧开了喝。用无菌条件下的标准来要求实际生活,着实有些难为人了。网友“冰寒”总结,“以前有过调查,手机比马桶还脏,键盘比马桶还脏,指甲比马桶还脏,电梯扶手比马桶还脏。这么看来,好像马桶是最干净的啊……”

  与此同时,不少人讨论这样的“媒体报道”是否科学。网友“冰淇萝哥”称:“菌落总数超标是否产生危害不能一概而论,将冰块菌落简单类比马桶水也不严谨和科学。”也有人“八卦”出来,这个吸引人的选题并不是国内记者的首创。今年6月初,英国《每日邮报》记者做过同样的调查,得出“英国六成商业街的快餐厅,冰块比马桶水还脏”的结论,“可见,吸引眼球归吸引眼球,真到生活中,大家还是自有判断。新闻是会过去的,该吃的吃,该喝的喝”。

  网友“熊熊爱美食”评论:“‘冰块脏过马桶水’不应只是热闹一小阵,打打‘媒体’和‘行业’的嘴仗,‘专业’和‘业余’互相嘲讽。真正需要配套的是应当加大对致病菌的预防和监管力度,而这样的进步需要提供给公众科学的信息与方法。此外,管理部门要有权威的说法,释疑个中原因及解决之道,如何有效预防等等。”也有网友指出,“真正的问题是无人监管我们的食物,不管是冰块还是别的什么。没有监管主体导致了监管空白”。(褚韵)

(责任编辑:张欣瑜)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