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军粮:凝心聚力为“放心”

2013年06月13日 07: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雷婷 张毅

供应站在西安市建国门设立了军粮服务社

供应站化验室

 

工作人员

  位于一条四车道大路旁边的陕西军粮供应站的门脸儿毫不起眼。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企业,却多次屡获殊荣,先后被国家民政部、总政治部等部委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十佳军粮供应站”、“全国军粮供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1999年成立以来,陕西军粮供应站在国家组织的粮油抽检以及军粮供应的历次专项检查中,始终保持100%的合格率。该供应站主任许汉生说:“做食品的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心,一个是对工作的责任心,一个是对社会的良心。”。

  从田间地头开始用心

  走进陕西军粮供应站质检部部长张世明办公室,一丝淡淡米香迎面飘来。张世明指着检测仪器旁一个小电饭锅告诉记者“这是在做熟食检验”,并热情地招呼记者尝尝刚到站的新米。打开小电饭锅,晶莹饱满的米粒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口感细腻。

  稻花香、特粳米、长粒香、响水米……说起自家的产品张世明一下子拉开了话匣子:“我们所有的产品全部都是从源头抓起,土地、水质、肥料这些原始的要素才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根本。在米、面两种主粮中,陕西关中的面质量上乘,可以立足本地供应。好米就要数东北米了。我们质检部和采购部的员工曾经顶着零下30度的严寒跑遍了东北三省山山水水,看地、看水、看加工设备,还要了解和厂家的人品。”

  张世明告诉记者,给供应站供货的每家加工厂都要拿得出国家级的检验报告才能被纳入采购视野,通过实地考核的才能真正入围。踩点时,如果发现加工厂方圆30公里内有一家化工企业就直接淘汰了。

  2007年开始,陕西军粮供应站供应的大米几乎全部来自遥远的北大仓,所有供货的加工厂每年都要接受实地复查。进货只是所有工作的第一步,当米从东北运到西安后,粮站还要采取“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首先检验每个批次的水分含量、杂质、黄粒等6项基础指标,合格后再将样本送到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细致的专业检测,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等多项卫生指标全部合格后,粮食才能入库供应站的粮仓。

  “自家吃的食品,全从站里买”

     进入5月,西安的气温迅速攀升到30多度,走进陕西军粮供应站的粮库却是清凉无比。悬挂在屋顶的液晶屏显示着粮库的实时温度为21℃,湿度53%。仓库主管尧莲花说,粮站进的货都是头年的新米,水分较高,容易出现发烧、发霉、生虫等情况,为了使库存的成品粮油有一个良好的存储环境。近几年来,供应站先后投资60多万元加大仓储基础设施的维护,对原来的平房仓库实施了低温库改造,现在粮库的温度和湿度可以标准地控制在20~21℃、50%~65%之间,以低温和准低温的方式来储存,绝不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虫。

  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库管员姚萌正熟练的给一人多高的粮垛测“体温”。说起在粮库的工作,这个24岁的年轻姑娘首先告诉记者两个词——严谨、细致。“新员工首先要接受培训,学习《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办法》、《军粮供应质量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到岗后有师傅手把手的教,工作全程按照培训时学习的规章制度进行。每天都要测量粮垛的粮温,像今天19℃的粮温就很标准,如果高了我们就要进行翻垛降温。这段时间出库入库量都很大,我们要随时关注实时温度,如果有大的变化,要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每天的工作都严谨细致才能保障食品安全,自从来到粮站工作,我自己家里吃的东西,只要单位有的品种都从单位买,自己每天看着的东西吃着放心呀!”

  现在,陕西军粮供应站已经形成了农户、加工厂、供应站三位一体、融生产、收购、储存、加工、物流为一体的放心粮供应链条。在陕西省推行的“放心粮油”进超市、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高校等食品安全推广活动中,陕西军粮供应站发挥国有军供企业主渠道优势,采取送货上门,代为储存等多项服务措施,不断拓宽经营领域,面向社会延伸服务,实施品牌战略,扩大粮油市场占有份额。

  目前,陕西军粮供应站先后在西安设立了三个“军粮服务社”,面向市民供应平价粮油。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对放心粮油的需求,市场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军星”牌米、面、油及小杂粮系列产品,以优质服务、纯正品质深受部队官兵和广大市民青睐,去年,陕西军粮供应站当选陕西“3.15诚信与社会责任模范单位”, “军星”牌杂粮斩获中国(西安)首届杂粮展示交会金奖,成为粮油市场信得过、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李雨思)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