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兰:算长远账 做放心面

2013年05月24日 08:4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琛奇 陈发明 冯永乐

  在甘肃平凉市灵台县城,黄亚兰的“口福来”手工面馆名气不小,不仅这个小县城的人知道,很多周边县区的人来灵台,都会慕名到这个面馆。 

  5月14日下午4点多,记者走进黄亚兰的“口福来”手工面馆总店,不少客人在吃饭。环顾店内,这间上下两层的店面装潢雅致、整洁安静,右侧墙上挂着的巨幅“手工面历史”格外醒目。 

  在取饭口,透过玻璃格挡能清楚地看到后厨操作的全过程,黄亚兰正在与几位师傅忙着擀面、切面。“2008年的时候,家里生活困难,我就在这间店的隔壁,租了个10来平方米的小店面开起了面馆。”灵台当地有吃面的传统和习俗,如小孩出生后的“满月面”、“百日面”、老人们过生日时的长寿面、新媳妇的“试刀面”等等。从小受母亲的言传身教,黄亚兰特别喜欢擀面、做酸汤面,当地称为“涎水面”。“当时小店里就支了3张桌子,里里外外就我一个人忙。” 

  尽管经济条件不好,但是面馆一开业,黄亚兰就坚定了一个信念:无论挣钱多少,必须用纯正胡麻油、好面粉、优质调料、绿色蔬菜。黄亚兰算的是长远账,“面本来就是个家常饭,原料用好的,成本虽然要比别人高一些,但面好顾客就多了。” 

  家住灵台县东大街的退休老干部周光煜是“口福来”的老顾客,他告诉记者,“在外面吃饭就是吃个放心可口,这家的面我吃了好几年,周末的时候还经常带全家来吃。” 

  不到一年时间,生意越来越好的“口福来”靠3张桌子已经容纳不下日渐增多的顾客。2009年,黄亚兰租下了120平方米的店面,雇了几个员工,她严把进料关,坚决杜绝不健康或过期原料进店。小店面积大了,名气也越来越大。在灵台县城甚至平凉市区都有不少面馆开始打着“口福来”招牌招揽顾客。于是,黄亚兰在2010年的时候申请注册认证,并在去年3月份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商标。 

  生意越做越红火,“口福来”逐渐成为灵台县乃至平凉市的一个著名小吃。当起老板的黄亚兰,在原料购配方面一直亲自把关。“尤其是油和醋,我都是在固定的榨油坊和加工点定制。”如今,“口福来”已在平凉市区和附近的华亭县开了4家加盟店,黄亚兰对这个“招牌”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加盟店的培训我亲自做,配方用我们的,而且原料都必须是我们指定的,店里还必须要用消毒餐具。”(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陈发明 冯永乐) 

  “食品安全 诚信守望”新闻公益行动  

    点击进入:食品安全守望者评选 

  

(责任编辑:韩肖)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