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被约谈后再涨价 抑制涨价只能靠纪委

2011年09月27日 07:17   来源:广州日报   

  国庆节前,茅台酒集团在被发改委约谈后再次涨价。

  发改委约谈无效是意料之中,毕竟酿酒业是充分竞争行业,涨不涨价不应行政强制。但另一个部门应该能给茅台热销降降温,那就是各级纪委。

  公务消费是茅台酒热销的“主力军”,纪委应该想办法管住党政机关干部喝茅台的嘴。在2007年贵州省政协会议上,有代表就公务党政机关接待加重财政负担问题做了这样的例证:“一个贫困县负责人告诉我,一年要用一卡车茅台酒搞招待”。

  “整卡车茅台搞招待”,如此推算起来公款招待费用怎能不是天文数字。为了有效杜绝“公款茅台”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必须来点“实招”。

  一是强化预算、透明开支。政府部门的钱如何来?如果预算管不住,最终的结果就是“滥花钱”。虽然预算管理是个大课题,但政府部门公务接待的支出完全是可控的,外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可资借鉴,其核心手段不过两招。第一招,刚性预算。开出上年预算、上年实际费用和今年预算等可比参数,在预算内控制开支,超了预算自己掏钱。第二招,授权管理。权限内自行决定,超出了审批权限,则必须给财务部打报告,审核后请总经理加批甚至董事会讨论。期待人大、审计、纪检等部门能认真研究管理模式,不断加大对公务接待开支监管的力度。

  二是根治“权钱交易”的土壤,堵住“预算外”非法来源,这是制约超标招待的关键。只有行政权力逐渐失去“利用价值”,政府官员手上借以“吃拿卡要报”的手给捆住了,被管理者被迫为政府官员“高档消费”“埋单”的现象才能逐步减少。

  需求减少了,茅台涨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也许纪委比发改委更能管住茅台疯涨。 (顾一冰)

  茅台等高档白酒掀涨价潮 市场价比出厂价高2倍

  自今年初茅台酒引领新一轮涨价潮起,8个多月时间里,茅台一路看涨,五粮液、洋河、汾酒紧随其后,调幅在3%~25%之间,白酒的终端销售价格更是节节攀高。

  目前,“53度飞天茅台”、“52度五粮液”的出厂价都在每瓶500元以上,“52度洋河蓝色经典”也在每瓶400元以上。

  分析师:高端白酒涨价原因多 "限字诀"恐难凑效

  近来,五粮液、洋河股份相继宣布提高出厂价,贵州茅台酒的价格更是居高不下。发改委在今年3月底约谈酒企限价后,于9月再度召开白酒价格座谈会,约谈国内几家主要酒企,意在稳定价格。 

  “茅台白酒股票产品”惊现网络

  近日,一家名为中国期酒交易所的网站正高调推出一款“53度五星贵州茅台酒”、存续时间为24个月的白酒股票产品。同期推出的,还有“拉菲古堡”和“玛歌红亭”两款红酒期货产品。看上去很是新鲜的 “产品”,其模式本身是否有什么猫腻?是否属于正规的投资品种?记者经过一周的调查后发现,其中疑点颇多。

  汾酒炮轰茅台虚假宣传 自称为开国大典首款用酒

  继去年6月首次公开炮轰茅台等白酒所宣传的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完全是虚假宣传后,山西汾酒董事长李秋喜在北京再次公开“挑衅”指出,汾酒才是62年前共和国第一国宴的首款用酒。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此言一出,众所周知其矛头仍然直指贵州茅台虚假宣传。

(责任编辑:刘朋)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