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2024-05-22 07:28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婉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抢占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2024年05月22日 07:28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俞慧友

  “我们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前驱体生产线开机了!该生产线能实现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两项核心工艺在一台设备中完成,具有连续化、自动化优势,系自主研发,年产量可达上万吨。这样一来,单位产能能耗、生产成本、设备投资均可降低30%以上。”近日,湖南阿斯米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始人侯拥和宣布了一项落地湖南宁乡高新区的重磅成果。

  类似这样新型储能产业领域的好消息,宁乡今年已经“收”到了好几个。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宁乡市储能材料产业总产值近600亿元,约占湖南省储能材料总产值的一半。今天的宁乡,已形成了从正极前驱体到正极材料、负极、隔膜、电解液、电芯及电池回收的完整闭环产业链条,是国内少见的拥有完整储能产业链的地区之一。

  生态“滋养”,培育高新企业

  2003年,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迎来了曙光。宁乡也迎来了一位“贵人”——中南大学教授李新海。他在这里创办了奥博新材料,成为当地第一家储能材料产业企业。

  不久后,李新海给宁乡高新区又“送”来了一家小企业——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普循环”)。他断言,这家企业很有发展前途。

  “当时邦普循环的全部家当只有3个‘3’,即30个人、30亩地、3000万元产值。”作为当时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宁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颖印象深刻。

  正是这样一家小企业,在宁乡产业生态“滋养”下,成为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回收处理和高端电池材料生产的高新企业。邦普循环在全球废旧电池回收领域率先破解了废料还原的行业性难题,使电池产品核心金属材料总回收率达99.3%以上。

  岁月流转,宁乡当年抛出的“橄榄枝”,在之后的20年间,引来了一群“金凤凰”。

  在中伟新能源行业超大规模前驱体研发试验车间,科研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试验。“我们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科研创新体系,自主研发的非标设备占比超过25%。目前,我们已实现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四大材料体系的全覆盖和大规模量产。我们的超高镍前驱体等产品已占领高端市场,订单饱满,增长稳定。”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訚硕自信地说。

  2019年,宁乡市政府与比亚迪签约投建弗迪电池项目,生产比亚迪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配料、涂布、辊压、叠片、装配……弗迪电池生产车间已实现每条生产线全工序6秒下线1片电池,日产刀片电池超过5万片。

  截至目前,宁乡市储能材料产业链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2家,储能材料产业创造了全市38%的工业产值,贡献了全市39%的税收。

  政府护航,优化营商环境

  宁乡不沿海、不沿边,没有先天区位优势。“我们着力探索和创造了‘策划式’招商和‘股东式’服务,弥补‘先天不足’。”宁乡市委书记张作林说。

  “没有宁乡,就没有现在的五创循环!”该公司总经理李青峰很是感慨。

  2016年,五创循环公司董事长张家顺带着沉淀多年的研发成果“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来到了宁乡。“我们遇到问题,政府都帮我们协调处理,让我们无后顾之忧,专心于成果转化。”李青峰说。

  “市委市政府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宁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表态,并亲自带队赴企业考察交流,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建议。

  “成果转化需要时间,也有一定风险。宁乡对我们的帮助,加速了我们的发展,我们希望与宁乡共赢!”李青峰说。现在的五创循环,已是宁乡市“十四五”产值过100亿元和拟上市企业重点培育对象。

  “宁乡营商环境好,我们将二期项目也落户在宁乡。”湖南鹏博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林也为宁乡点赞。

  2022年年初,湖南鹏博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打电话向宁乡市委市政府求助,期盼解决厂房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设施难题。没想到,这个“电话粥”竟然“煲”了一个多小时,从技术路线、行业前景聊到了资本市场等问题。此后,市委市政府还多次组织开展面谈,帮助解决企业难题。诚恳的服务,让这家企业在宁乡自主追加了投资。

  “我们着力推动储能材料产业形成全闭环产业链条,深化规模集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张作林说。

  作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宁德时代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先发优势突出。黄滔表示:“希望未来,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版图里,能形成‘南有宁德,中有宁乡’的‘双宁’格局!”

(责任编辑:王婉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