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引擎”动能更强劲

2025-10-21 07:24 来源:国际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婉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消费“主引擎”动能更强劲

2025年10月21日 07:24   来源:国际商报   

■ 本报记者 魏 桥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当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实施《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达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加强“两重”项目组织调度,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

该发言人指出,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预期,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力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策加力扩围 消费潜力有序释放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促进消费潜力有序释放。

上述发言人介绍,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以“真金白银”助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前三季度,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截至9月10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与此同时,“两新”“两重”等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向生产端传导,带动了设备制造、消费品制造相关行业和产品生产,更推动了智能智造、绿色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的生产扩张与技术迭代,为产业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按下了“快进键”。

此外,据有关部门测算,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彰显了我国消费市场的韧性和活力。

“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市场稳步复苏。”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从结构上看,以文体休闲、旅游出行等为代表的服务消费表现亮眼,反映出国人线下出行热情高涨;以线上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说明新型消费正成为支撑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以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为代表的升级类消费品均实现了20%以上的增速,反映出居民消费升级步伐仍在稳步前进。

“在面临国内外各方面挑战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市场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付一夫说。

增强内生动能 应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上述发言人表示,展望下阶段,既要看到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更要看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变,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条件也没有变,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如何推动消费“主引擎”释放更多动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建议,未来应加快落实提振消费行动,适时出台接续扩消费的政策举措,稳定就业与工资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居民就业增收,降低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刚性支出压力,推动大宗消费升级和服务消费扩容,创新消费场景与模式,促进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增长。

付一夫亦认为,扩消费需多方面着力。短期看,发放消费券、举行促消费活动等方式仍是提振消费的有效举措。下一步可尝试探索现金补贴与消费券发放相结合的多元化补贴方式,在提振消费的同时提升居民整体福利水平。此外,继续加大力度稳就业,特别是通过减税降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稳定中小微企业的运行,从而稳住就业大盘,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更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对于消费的增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长期看,付一夫建议加快破除抑制消费的一系列障碍,如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着手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妥善处理居民养老、医疗等问题,解决消费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王婉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