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 桥
“一年来,我们同非洲伙伴一道,持续抓好‘十大伙伴行动’落实,共同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携手推进开放共赢的现代化”“今年以来,商务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聚焦问题难点,紧抓关键节点,持续扩大入境消费”“商务部将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帮助企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在8月28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就近期商务领域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中非经贸合作亮点纷呈
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了“十大伙伴行动”,受到非洲国家高度评价和广泛响应,为中非深化务实合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能。
“一年来,我们同非洲伙伴一道,密切配合、互信同行,持续抓好‘十大伙伴行动’落实,不断深化经贸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携手推进开放共赢的现代化。”何咏前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非经贸合作亮点纷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贸易繁荣”推动双方往来更加密切。中方积极支持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用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在进博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重大展会为中非企业合作搭建平台,推动更多非洲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今年1—7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39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产业链合作”带动对非投资提质增效。中国企业依托境外经贸合作区,打造中非产业合作增长圈,形成产业集聚,深化中非在农产品加工、家电、物流、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合作。中企在埃及、几内亚、津巴布韦等国投建氧化铝厂、钢铁厂等,助力非洲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加资源产品附加值,更好融入全球产供链。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中非关系:建立更深更广的联系》报告指出,在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下,中非合作已成为当前非洲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绿色发展”引领新兴领域合作走深走实。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物美价优,受到非洲国家民众青睐。中国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中企在非实施一大批清洁能源项目,支持非洲绿色发展。同时,中方面向非洲举办电子商务“云上大讲堂”,推动建设中非贸易数字化验证平台,为非洲培养更多数字人才,推动双方数字经济合作迈向深入。
何咏前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持续推动“十大伙伴行动”落地见效,更好地实现中非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和成果共享,为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多措并举进一步扩大入境消费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针对媒体关注的入境消费有关情况,何咏前说,入境消费是扩消费的重要领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何咏前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聚焦问题难点,紧抓关键节点,持续扩大入境消费。推动重点城市焕新商圈、升级业态,丰富“购在中国”消费场景;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拓宽外币外卡支付渠道,“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
何咏前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多措并举、持续发力,进一步扩大入境消费。一是培育建设国际一流消费环境,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工作;二是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实落细,因地制宜优化退税商店布局,丰富商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指导各地持续打造“购在中国”标志性活动品牌,组织更多丰富多彩促消费活动,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
助力贸企应对风险挑战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中美继续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商务部在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方面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帮助外贸企业更好保订单、拓市场,一直是我们外贸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何咏前表示,商务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帮助企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具体看,一是着力强化政策支撑。持续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政策更好直达外贸企业,稳定企业信心预期。及时梳理并复制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交流互鉴。针对外贸新形势新问题,加强政策研究储备。
二是持续加强涉企帮扶。充分利用外贸企业圆桌会机制,收集企业问题诉求,并积极推动解决。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金融、就业等支持力度,保障企业生产履约。
三是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引导企业用好各类展会资源,办好第138届广交会,积极组织贸易促进活动。加大信保支持力度,丰富保险产品种类,更好满足出口企业短期信用保险需求。继续发布《外贸促进信息》《国别贸易指南》,帮助外贸企业获取更多海外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