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晓箴
近日,上海再度成为全球AI界的年度打卡地,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800余家企业聚集在超7万平方米的场馆中,向全球展示了3000余项前沿展品,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新品。从展区规模到展品数量再到知识共创阵容均创历史之最。
当前,全球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呈群体性突破之势,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等领域日新月异,推动人工智能向更高效、强智能的方向快速发展。如今的人工智能已不再是简单的算力、算法和数据的堆砌,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构想,人工智能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赋能千行百业,变得触手可及。
在H1核心技术馆,刚刚发布了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的阶跃星辰,携手千里科技与吉利汽车集团发布了面向AI Agent打造的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并斩获WAIC“镇馆之宝”应用实践大奖。基于阶跃星辰行业领先的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语音大模型,这款智能座舱可实时识别乘客情绪并调整车内环境,如,当系统检测到用户打电话时,音乐音量会自动降低;根据记忆导航功能,车辆能规划出用户常去的餐厅路线等,让座舱从“功能空间”转变为“第三生活空间”。
据悉,过去两年,阶跃星辰自研的Step系列大模型,已搭载至汽车、具身智能、物联网等头部企业的旗舰产品中,50%以上头部国产手机品牌与阶跃合作AI智能体。同时,阶跃星辰积极拓展垂直行业的应用,与金融财经、内容创作、零售等领域的行业头部公司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消费端的场景化应用体验。商业化的成果也带来良好的营收水平,基于上半年的高速增长,阶跃星辰将冲刺全年10亿元收入目标。
商汤科技的展台上,一款搭载了MEM多模态情感模型、仿生记忆系统的珞博智能AI陪伴机器人“Fuzozo芙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款产品以AI大模型技术为核心,能够为用户提供情感支持与陪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产品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养成系统与社交玩法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例如我现在摸一摸它的头,它会通过仿生震动给我带来反馈。”
此外,商汤科技在本届WAIC大模型论坛上发布了“悟能”具身智能平台,商汤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立在论坛现场展示了搭载具身世界引擎的人形机器人,它不仅能根据提示词“在厨房区域的架子上找东西”自主规划路径,还能通过生成多视角视频实现与真实世界的交互。演示时,机器人甚至能理解“长安的荔枝”这一文化隐喻,在讲解PPT时自动翻页并回答观众提问,可以说是“闻令而动”。徐立表示,商汤希望“悟能”具身智能平台能够帮助各种具身智能企业,帮助他们完成和现实世界交互的梦想。
“世界长什么样”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探索的命题。当你想将一幅长度近4米的画作《坤舆万国全图》装进手机,合合信息旗下扫描全能王推出的以“大尺寸扫描”功能为代表的“无限扫描”技术或许能够帮到你。记者看到,在AI扫描技术的支持下,观众仅需上下、左右滑动拍摄视频,就能一键将这张巨幅地图以高清、完整的姿态“装进”手机。基于AI对图像的理解,扫描全能王还可智能识别《坤舆万国全图》中的山河疆域、神奇动物等元素,当观众点击指定区域时,就能了解400多年前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实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的数字化体验。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利用这一技术,人们不仅可以轻松保存工程图纸、大型手绘图等,还能在旅游、逛展时,高清记录墙绘、壁画等图像,向身边的朋友分享专业级画质作品,让艺术传播不受限。
去年全球人工智能大会上,18台人形机器人列队迎宾引发了广泛热议。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形机器人阵容依旧“看头十足”。宇树科技的G1格斗机器人以29个关节演绎“AI版李小龙”,在擂台上用行云流水的回旋踢动作吸引每一位观众。擎朗智能则将展馆设计成了酒吧、餐吧和剧院,让其发布的双足服务机器人XMAN-F1在场景中完成“岗位化”服务,制作爆米花、调制冰镇饮料、讲解导览、配送餐饮,形成“机器人服务矩阵”。而星动纪元展出的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星动L7”则凭借55个自由度完成街舞Breaking表演后,立即切换至物流分拣模式,精准扫描包裹条码并录入系统,轻松实现从炫技到干活的无缝跃迁。
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还在工业、金融等关键领域加速显现。网易旗下工程机械智能化品牌网易灵动带来了全球首个工程机械具身智能模型“灵掘”。观众可以通过智能座舱实时体验千里之外内蒙古矿山的无人挖掘机自动装车功能,将AI从办公室带到风沙弥漫的矿场。据了解,基于100%国产自研的“机械智心”训练框架,“灵掘”在内蒙古的露天煤矿实测中,单机装车效率已达人工的80%,且近70%的作业时间无需人为干预,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
在金融风控领域,合合信息的AI鉴伪技术为信息真实性筑起“防火墙”。在展台互动区,记者扫描面部后,系统实时生成“数字假面”,并通过锚定人眼不可见的高级视觉差异,毫秒级识别伪造像素占比。针对AIGC生成图像,其多模态大模型能分析光影角度、透视关系等合理性因素,即使面对压缩、裁剪等干扰,仍保持90%以上的鉴定准确率。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当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迈向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重构一个又一个行业生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或许未来真的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