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局:加大力度支持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

2025-07-25 17: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家数据局:加大力度支持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

2025年07月25日 17: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5日讯(记者 李方) 7月25日,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表示,国家数据局积极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地方在数据产权、市场生态培育等8方面重点推进35项试验任务,各试验区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承担试验任务,制定工作要点,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栾婕指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加大力度支持试验区建设,及时跟踪评估,加强经验总结,促进互学互鉴,实现“一地创新、全国复用”。

栾婕表示,当前试验区建设呈现出3方面特点。一是高位推动、广泛动员,凝心聚力推动试验区建设。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明确了各具特色的试验方向。三是积极探索、改革攻坚,涌现了不少新探索新做法。

会上,山东省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禹金涛表示,山东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促进数据流通利用、赋能实体经济为重点,坚持改革突破,积极探索创新,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其中,在应用牵引方面,打造了一批“破解难题、效益明显、推广易行”的典型场景。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用数据解决方案推动发展动力变革、模式焕新、质量跃升。

例如,玫瑰产业是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的特色产业,围绕玫瑰花质量不稳定、销售渠道窄、花农贷款难、附加值不高等产业发展痛点,山东省大数据局通过整合15项公共数据资源,采集4大项种植数据、25项加工数据,赋能玫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产、加工企业降本增效、产业服务数字化升级。通过数据赋能,平阴玫瑰鲜花收购效率提升80%,生产管控效率提升18%,用于深加工的原材料(大花)比例由2%提升至32%,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由30亿提升至60亿元。

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雪海表示,北京通过制度引领、流通赋能、产业支撑、共建共享,充分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引导市场主体共建试验区。例如,北京持续深化公共数据专区授权运营,金融专区累计为银行、保险等60余家金融机构以及70多万家市场主体提供服务超过4亿次,启动气象、时空、“三医”专区建设。强化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功能定位,累计交易规模突破百亿,服务范围拓展至全国26个省市。

在数据产业发展方面,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启疆表示,贵州立足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提出“四数一优化”总体政策措施,集中发力、深化改革,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数据供给方面,贵州将公共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摆在优先位置,畅通数据流通利用血脉,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把数据开发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建立全省公共数据目录“一本账”,丰富了数据资源登记,鼓励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推动公共数据高效、有序、安全地归集和利用。推进数据主题库、基础库的市场化开发,为行业大模型提供基础性公共数据语料。鼓励重点城市、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在医疗、电力、旅游、化工、煤炭等特色产业领域培育高质量数据集,促进优质项目发挥效益,让重大示范场景跑起来。

湖北是科教资源、医疗资源大省,湖北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青松表示,湖北高度重视医疗数据开发利用,特别是在病理数据这一领域,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驱动,通过一系列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在170家医院部署病理AI系统和数字化病理扫描设备,助力病理医生阅片速度提升40%以上,AI辅助诊断覆盖率达95.88%,疑难病例诊断符合率达到87.59%;创新性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远程诊断,有效激活了三甲医院病理医生潜能和提升基层病理服务能力,县级医院病理服务可及性从58%提升至92%,患者跨区域就诊率明显下降,据医保部门测算,改革全面推开后,年节约医保基金超5800万元,全省每年可减轻住院患者医疗交通食宿等负担约16亿元。

针对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工作,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爱学表示,近年来,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培育认定省级数据企业和数据产业园,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先的数据要素型企业,有力促进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发展。

例如,安徽在全国率先开展“数据券”“算力券”试点探索。一是发布市场侧“数据券”。省数交所发布“数据券”助力计划,用于数据产权登记服务、数据交易、数据资产化补贴。二是发布政府侧“数据券”。指导合肥市按照不超过实际交易额的1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指导芜湖市实施“数据券”政策,重点支持企业购买各类数据产品和第三方数据服务。三是创新发布“算力券”。出台省级专项政策,对新增算力规模400P以上的建设项目给予补助,对在皖企业、高校院所等算力使用方给予不超过算力总支出20%的补助,上述政策累计兑现近4亿元,服务200余家企业,撬动作用明显。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