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开“不可退”假面 电影票退票不该是场“闯关游戏”

2025-07-29 08:19 来源:羊城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惠绵)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撕开“不可退”假面 电影票退票不该是场“闯关游戏”

2025年07月29日 08:19   来源:羊城晚报   

朱昌俊

暑期档在网上买的电影票不能退不能改?平台所标注的“不可退不改签”规则,真的合理吗?近日,澎湃新闻“马上测”在淘票票、猫眼、美团、大众点评、京东等五个平台上的不同电影院购买相近时段的电影票,发现即使标注着“不支持退票、不支持改签”的电影票,通过向客服申诉、拨打影院和平台电话等渠道后,都能100%退款。不过售票平台退票渠道藏得很深,套路不少。(澎湃新闻)

电影票的退票难题,其实早就引发过关注和热议。相关部门也出台过一些明确的纠偏政策。如早在2018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的《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就要求各院线、影院投资公司、影院与第三方购票平台要完善电影票“退改签”规定,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履行对观众的告知义务,便于观众查阅和社会监督。然而,这次媒体的“亲测”结果,还是让大家倍感意外,原来,只要消费者一较真,明确声明“不可退”的电影票竟然也能退。表面看,这可能是欺负“老实人”,但实际上,还是说明电影票的退票规则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模糊地带。

从调查来看,关于电影票到底能不能退,以及如何退的问题,不同的电影院和平台给出的“规则”都大相径庭。甚至同一家影城的电影票,在有的平台明确“可退票”,有的平台却表示“不可退票或修改”。有的虽然声明“不可退”,但消费者一旦搬出相关政策要求,连退票手续费也都可以“免了”。这样的“各自为政”和似乎“无原则”的“妥协”,充分说明电影票的退票规则呈现出非常混乱的一面,亟待形成一个明确的行业共识。

不可否认,电影票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比如,消费者退票若过于“随意”,可能会给一些恶意的退票甚至刷票行为留下空子。此外,考虑到电影放映的“时效性”,如果消费者临近开场时才退票,也会影响到院线的放映安排,从而带来不良影响。但要注意的是,要规避这些可能的权益风险,是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则设计来实现的。比如,可参考火车票退改签的做法,对退票时间、手续费标准以及一定时期内的退票次数等予以科学设定,从而平衡好影院、平台和消费者之间的权益。

据媒体此前报道,目前对于电影票退改签的规则,通常由影院方和平台方协商决定,影院有较大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电影票退票规则的混乱,主要还是源自平台和影院在利益博弈中,把消费者权益放到了一个可以“牺牲”的位置上。可以说,影院和平台的不同“关系”,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退票权益。以至于,能否退,最终只能靠消费者“各显神通”了。

很显然,无论从电影市场和电商售票市场的成熟度和普及度而言,还是从推动电影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角度来看,电影票退票成为消费者的“闯关游戏”,这是不该出现的一幕,是对消费者合理“后悔权”的剥夺。

眼下,从平台到影院,再到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等,都有必要尽快推动电影票退票规则的统一化、透明化、公平化。如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影院计算机售票软件系统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售票软件应具有退票功能,并建立相应退票记录。这样的措施理应成为各平台的标配,让消费者退票无需再与平台、影院“斗智斗勇”。一张可以“正常”退票的电影票,不该成为奢望。

(作者系资深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王惠绵)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