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参展,涵盖物流、高端制造、农业科技、基建、消费品等多个领域,共同探讨供应链的未来发展方向,彰显了链博会“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核心价值。
中国贸促会产业促进部部长杨晓军表示,今年是链博会连续举办的第三年,参展企业中既有大量“回头客”,也有一批“头回客”,还有多国专业观众变成参展商。参展商对本届链博会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5%。广大参展商普遍表示,本届链博会展示精彩、“硬核”,令人震撼,收获了“盛夏的果实”。
深化合作,共筑全球供应链新生态
链博会为全球企业搭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高端平台,推动形成更加开放、高效、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表示,链博会促进了上下游企业的互联互通,圆通愿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普惠全球万物互联的发展之链”。
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强调,在全球贸易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构建开放、韧性、高效的供应链至关重要,链博会助力企业将“供应链”升级为“共赢链”。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对此深有共鸣。他表示,链博会不仅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体现,更是全球企业加强产业链协作的桥梁。作为第三次参展的企业,霍尼韦尔展示了自动化、能源转型及未来航空领域的创新技术,并期待通过链博会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今年,中国石化重点展示了“能源至净、生活至美、开放至诚”三方面成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涛表示,近年来,中国石化聚焦“双碳”目标,积极发展天然气、氢能、地热、生物航煤等产业,致力打造更加安全、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更好服务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建设。“我们强化融通带动、链接内外的作用,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商业化发展。全力担当氢能产业链链长,与国内近50家企业签订氢能合作协议,与32家国企、民企组成了创新联合体,共同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升级
本届链博会上,众多企业展示了前沿技术和智能化解决方案,彰显了供应链领域的创新活力。九号公司带来了10款短途交通及服务机器人产品,展现其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产品经理张均营表示,链博会为企业提供了洞察全球供应链趋势的窗口,九号将持续推动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基硕科技展示了全球领先的“瘤胃胶囊”技术,该产品通过实时监测牲畜健康数据,推动畜牧业数字化管理。副总经理李先龙介绍,这一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为国内畜牧养殖提质增效提供了关键支持。
中交集团则以“让世界更畅通”为主题,展示了亚洲最大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全球首个生态清淤智能平台船“太湖之星”等“大国重器”,并通过交互体验让观众直观感受中国基建的科技实力。中交集团表示,链博会助力其强化全球产业链协同,推动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
行业联动,激发产业链新动能
链博会不仅促进技术交流,更推动跨行业合作,形成“展产融合”的良性生态。中信集团以“信链新 创未来”为主题,展示了在汽车零部件、低空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链条服务能力,致力于成为“链接世界的桥梁”。
第三次参加链博会的华润集团,今年率旗下12家业务单元参展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三大板块,携手呈现华润集团在产业链、供应链的战略布局与领先优势。王祥明表示,目前全球已有27万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参与华润集团采购与供应链业务活动,其中包括2600余家境外供应商,有力推动了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青岛啤酒总酿酒师江欢表示,青岛啤酒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得益于全球供应链的互联互通、合作交流。“链博会为我们提供了原料研发、绿色物流等环节的协同创新机会。通过智慧冷链物流技术,青岛啤酒实现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鲜活保障,展现了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的优化升级。”
作为印尼华侨企业,金光集团APP(Asia Pulp & Paper)亮相先进制造链展区,展示了在“双循环跨国产业链”与“绿智赋能生态链”两大维度的创新成果,以实践践行“侨企”与“链主”双重角色下的使命与担当。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表示,在全球产业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大环境下,链博会的举办意义深远。APP首次将跨国产业链实践成果带到链博舞台,并将继续以更积极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持续深化产供链国际合作,积极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全球伙伴共建高效“供应链”、稳定“共赢链”。
经过三年的发展,链博会已成为推动全球产业链合作、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企业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全产业链生态共建。参展企业普遍认为,链博会不仅助力技术对接与市场拓展,更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韧性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加入这一“链接”网络,全球产业链将迈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新阶段。 (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