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趋势下,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格局急剧变化。对于跨境电商卖家和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来说,亟需探索新形势下的运营调整和未来方向。嘉兴环洋电商物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洋国际物流”)董事长特别助理童少波表示,在技术赋能与合规筑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跨境物流企业有望在美洲市场实现从“成本依赖”到“价值创造”的跨越。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其创新的商业模式,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更具性价比的“衣食住行”选择,改变了原有市场格局。如今,环保要求升级等宏观政策调整,倒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这尤其挤压了季节性商品、低端电子等低附加值产品的利润空间,传统低价竞争策略受到挑战。此外,一些企业加大全球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整合力度,通过供应链本地化,如建立海外仓,增强自身竞争力。
“作为服务提供商,中国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感知到跨境电商企业的需求变化,积极调整运营策略。”童少波以美洲市场为例表示,中国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以海外仓为战略支点,通过模式创新和区位布局优化重构供应链,并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
童少波表示,为应对新挑战,物流企业需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成本结构、加强合规管理,并通过多元化、专业化服务提升竞争力。物流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他以合同物流为例分析,合同物流属于生产物流,客户群体是生产企业,如汽车、电子、家电等企业,核心目标是保障生产协同与供应链稳定;跨境电商物流属于消费物流,直接客户是电商卖家和品牌商,需满足小批量、高频次、快速交付的需求,依赖国际空海运和海外仓模式应对碎片化订单。两者在服务对象、需求特征和运营模式上差异显著。
在童少波看来,合同物流市场已趋于饱和。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拥有全球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及其供应链管理相对成熟完善,如何让产品高效“出海”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对市场变化的法宝,就是走出舒适区,接受不确定性。”童少波说。面对挑战,未来几年,环洋国际物流将稳步推进在美洲的市场布局。持续加大海外仓投入,加强与美洲本土物流配送商的合作,逐步形成全美多库多线路联动响应网络,依托网络密度和品牌认知,构筑“仓储+服务”双重壁垒。同时,加速仓储向“一站式综合体”升级,集成售后、退换货、贴标服务等多元化增值服务,利用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粘性。此外,公司还将加大全球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整合力度,引入AGV机器人、物联网监控,优化仓储分拣效率;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商品全链路溯源,降低合规风险,提升消费者信任。(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