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若滨
7月5日晚,南京万象天地黑簪巷化作一片沸腾的海洋。巨型LED屏前,数千名球迷挥舞着应援棒,头顶冷风机送出阵阵凉风,手中冰饮与呐喊声交织成夏夜最热烈的旋律。当苏超第六轮南京队与苏州队的对决在奥体中心打响,这座城市不仅迎来了绿茵场上的巅峰较量,更以“体育+文旅”的创新模式,点燃了夜经济消费的燎原之火。
商场变赛场:
沉浸式观赛体验引爆客流
“在商场看球比家里爽一百倍!”身穿南京队球衣的球迷小李挥舞着荧光棒,身旁的专业解说员正激情分析战况。南京万象天地凭借精心设计的“第二赛场”迅速出圈:梧桐广场上“南京加油”的应援道旗迎风招展,商场内外8块巨型LED屏同步直播赛事,冷风机矩阵与免费冰饮为观众驱散暑气,观赛椅、应援道具一应俱全。这种“VIP级”体验让商场成为球迷的聚集地,更让餐饮零售业绩同比飙升——活动期间,商场客流量较平日增长3倍,餐饮销售额提升45%,零售业态增长28%。
“这里不仅是观赛点,更是文旅枢纽。”从无锡专程赶来的球迷王先生拖着行李箱感慨。毗邻云章公所的区位优势,让万象天地成为夫子庙、秦淮河游客的“观赛驿站”。游览完景区的游客无缝衔接涌入广场,将百年文脉之地化作今夏南京最火爆的能量场。10岁的苏州小球迷黄御风穿着队服,在父母陪同下坐高铁来助威:“白天游秦淮河,晚上在这加油,这趟南京行太值了!”当他在大屏前高呼“苏州必胜”时,全场爆发出善意的掌声,南京蓝与苏州红在欢笑中交融,足球的魅力跨越了城市界限。
夜经济消费季:
体育赋能文旅新场景
同一晚,千年古巷大板巷的户外直播同步开启,熙南里第二届夏日夜经济消费季正式拉开帷幕。街区以“苏超直播”为核心,打造了足球快闪、非遗体验、特色市集等六大板块:闲鱼小广场的足球快闪车派发礼品,廿一熙园的《仲夏轻音乐》演出与《甘宅雅韵》夜游项目轮番登场,大板巷舞台的“熙南有戏”歌手献唱持续至深夜。游客手持“十三太保美食地图”,穿梭于南京非遗展台与苏超文创摊位之间,既能品尝鸭血粉丝汤、新疆烤肉等各地美食,又能体验手绘足球、球迷热舞等互动项目。
“体育赛事是流量入口,文旅消费是留量密码。”熙南里街区负责人介绍,7月5日至9月28日期间,街区将在三个直播点与商户内部同步直播赛事,并推出“球迷宠粉计划”:凭苏超票根可享餐饮折扣,高考生凭准考证领取消费券,周末抽盲盒活动更是让年轻人直呼“上头”。数据显示,消费季首日街区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商户营业额同比增长60%,其中夜间消费占比达55%。
数据见证热度:
餐饮住宿量价齐升
赛事的“流量效应”迅速转化为消费“增量”。美团数据显示,7月4日至5日,南京餐饮堂食交易额增速达35.9%,订单量同比增长51.2%,老字号商户订单量激增100.7%。奥体周边的真知味御尚旬府营业额同比增长23%,新街口的回味鸭血粉丝客流量增幅达120%。开设“第二现场”的银杏里街区中,云几创意菜单日营收2.14万元,较去年增长23%,晚间时段营收占比超60%。
住宿市场同样火热。携程平台显示,7月4日至5日建邺区旅游消费同比增长35.06%,奥体周边酒店量价齐升:国际青年会议酒店839间客房爆满,周末营业额达95万元;新华传媒酒店入住率提高152%,平均房价上涨7%。赛事人流还辐射至夫子庙、软件大道等区域,锦江都城酒店入住率增长10%,全季酒店营业额提升5%。
城市新名片:
体育精神融入烟火气
当终场哨响,万象天地的屏幕渐暗,黑簪巷的欢呼仍在回荡。这里没有拥挤的看台,却有冷风机对抗酷暑的关怀;无需抢购门票,却能享受专业解说与冰饮畅饮的舒爽。从应援道旗到赛况巨幕,从观赛座椅到应援道具,南京用商业空间的创新服务证明:体育赛事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激活城市消费的“金钥匙”。
“两边门将太‘莱斯’(厉害)了!”球迷姜先生对着大屏竖起大拇指,周围响起一片“摆得不得了啊”(真厉害)的赞叹。在这片由南京蓝与苏州红交织的海洋中,足球的激情、文旅的魅力与消费的活力完美融合,绘就了金陵夏夜最动人的画卷。随着苏超赛事的持续推进,这场“体育+文旅”融合的消费热潮,正为南京的经济发展与城市活力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