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出海如何行稳致远

2025-07-10 07:56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芃)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短剧出海如何行稳致远

2025年07月10日 07:56   来源:经济日报   林紫晓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我国的短剧以黑马之姿闯入国际市场,交出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超2.7亿人次下载了我国短剧,海外市场相关APP激增至237款,同比增长近4倍。这种爆发式增长,标志着我国短剧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更开创了低成本高回报的全新赛道,吸引众多企业争相入局,重塑影视产业格局。

  在当前的全球文化传播格局下,我国短剧出海意义早已超越商业范畴。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产品凭借强大的资本与成熟的传播体系,主导着全球文化市场。好莱坞电影、美剧不断输出西方价值观,形成文化霸权。而我国短剧的兴起,为打破这种垄断提供了新可能。其以多样化的题材和创新的叙事方式,成为塑造真实中国形象、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手段。短剧“短平快”的节奏与强情节叙事,精准契合海外观众碎片化娱乐需求,让“小屏幕”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窗口”。

  不过,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部分海外媒体批评我国短剧,直指服化道简陋、演员表演生硬等问题;类似“霸总强制爱”“重生复仇”等套路反复出现,同质化严重,导致短剧被诟病为缺乏艺术价值的“金融产品”。这种刻板印象挤压了后续优质内容的生存空间,而且部分作品为博眼球刻意放大“家庭矛盾”“职场潜规则”,不利于海外对我国当代社会文化全面客观的认识。

  短剧要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应从行业层面深刻变革。从业者需跳出“复制粘贴”的粗放模式,既贴合当地需求,又坚守自身特色,完成从流量博弈到价值共生的转型。在内容创作上,短剧需深耕文化内核,既深挖传统文化富矿,将传统节日、民间技艺等元素自然融入剧情,赋予作品文化底蕴,也聚焦现实题材,通过展现中国高铁建设、科技创新等当代成就,塑造全面、立体、真实的国家形象。在制作环节,应加大投入,从场景搭建到画面剪辑全方位提升品质,彻底扭转“制作粗糙”的负面印象。还应建立和完善行业规范标准,褒奖优质作品、惩戒违规内容,通过正向引导推动短剧行业健康发展。(作者:林紫晓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刘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