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广西南宁的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安能一局”)史馆,这里有见证江河安澜的经纬仪,有百余项国家重大能源工程建设的荣誉奖章资料,还有转企改革前后无数前人后辈在祖国各地抢险救援冲锋在前的影像史料。铁血荣光的背后,饱含着催人奋进的永恒力量。
中国安能一局史馆 资料图片
中国安能一局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一总队”,2018年9月,按照党中央跨军地改革重大部署,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统一管理,属于中国安能集团二级全资子公司。2019年正式挂牌成立。从赓续红色基因的光荣之师,到驰骋经济战线的雄狮劲旅,从彰显国家力量的救援尖兵,到投身改革浪潮的央企新军,中国安能一局筚路蓝缕,百炼成钢。
“这六年,我们以拼搏奋斗为动力源泉,从零起步,逆势前行,实现规模效益稳步增长,促进企业发展进步有为。”中国安能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卢明安表示。
近年来,中国安能一局聚焦“一基两翼、三新四成”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改革应对风险,破解难题,培育优势,逐步探索出应急救援与工程建设的协同发展模式,不断激发企业发展的空间与活力。
不等不靠 白手起家
转企后,生存发展是企业的基础和责任。中国安能一局白手起家、不等不靠,推动规模效益实现历史性跨越并持续稳定增长。
面对严峻市场形势,一面是思想准备不足、本领恐慌不强,一面是市场经营理念滞后,市场形势研判不准,加之工程资质单一且级别相对较低,中国安能一局果断决策,结合常委下基层挂钩帮建,扎实开展谈心交心活动,针对性地做好稳思想工作。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走访管理咨询机构和同行企业,取经借宝,研究制定公司近中期战略发展规划。在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陆续完成营业执照恢复、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等公司起步发展必备的资质资信。
在市场开拓方面,按照“紧跟国家战略、深挖驻地资源、发挥特有优势”的总体思路,中国安能一局优化战略布局,树立“5个50%”的经营导向,建立“工程局负责-分子公司辅助-项目部滚动”的三级责任体系,上下联动,主动作为,形成了水利水电、水环境治理、管道洞库、绿色新能源、军民融合五大板块的稳定市场源,实现市场经营率先迈上健康持续发展道路,成功打造了HN洞库智慧化工地标杆、南蓄项目典范、“杭锦旗”新能源速度等众多亮丽名片。
中国安能一局南宁抽水蓄能项目部下库施工面貌 资料图片
随着密集走访对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朋友圈”越来越大、“任务源”越来越多。如今,中国安能一局持续优化区域布局,下设公司10家,涉及5家全资子公司,5家分公司。
聚焦主责主业,夯实发展根基,“应急救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条实实在在的产业链,如何在参加演习和抢险救援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应急产业,中国安能一局探索和破解出了一条符合安能特色发展的路子。如在产业开发上采取以教育培训、应急服务为主营,监测预警、制造研发为拓展,应急工程为支撑的“两主两拓一支撑”模式,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
用卢明安的话来讲,“转企以来,我们‘改身份’‘转思想’,实现从无到有,深刻体会到,发展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唯有创新方能永葆活力,立于不败之地。”
提质增效 擦亮品牌
中国安能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以应急救援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始终战斗在最紧急、最危险、最艰苦的抢险现场。如何贯彻执行好新的政治嘱托、新的使命担当、新的发展机遇,在抢抓市场增效的同时,实现应急建设的提质增效,是中国安能一局面临的全新考验。
中国安能一局坚持发挥指挥体系优势、人装储备优势、作风纪律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纳入应急管理体系,编入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先后参加国家防总长江中下游、长三角地区防汛防台风联合演练、“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等百余次演习演练任务。同时,完成广西、贵州、安徽、四川、湖南、海南等地90余次抢险救援任务。特别是出色地完成了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抢险、2022年辽宁绕阳河决口封堵、2023年京津冀抢险、2024年湖南岳阳团洲垸决口封堵抢险等任务,在关键时刻“上得去、干得了”。
2023京津冀抢险救援 资料图片
截至目前,中国安能一局已建成3个国家级(唐山基地、贵阳基地、长沙基地)和4个省级(合肥基地、南宁(那马)基地、鹤壁基地、沈阳基地)自然灾害工程抢险救援基地,形成了堤防决口快速封堵、堰塞湖处置、山体滑坡救援、病险水库加固等战术战法50多种,在七大类型自然灾害救援领域,有着独具特色的抢险救援专业优势。
据中国安能一局南宁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余元强介绍,六年来,在提高队伍应急救援核心竞争力,南宁分公司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延续传统做法,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传帮带”,二是与柳工、徐工等企业合作,针对实际抢险救援中的难点、痛点进行技术攻关与科技研发,三是删繁就简,不断优化指挥体系能力建设,四是在与属地政府联合开展重大演练过程中,将地方的救援体系、实际需求与中国安能的应急救援模式进行有效结合,不断提升核心能力建设。
中国安能一局南宁(那马)救援基地,其前身为武警水电第一总队三支队三大队九中队。来到救援基地,在静态装备展示区,这里集中展出了国内最先进的侦查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地质雷达等抢险救援高科技装备;在大型救援装备静态展示区及野战营区,子母式龙吸水、应急动力舟桥等一排排重型装备整齐列队;在动态人装表演环节,救援队员熟练进行着救援器械精准操作和大型救援装备现场作业等科目的演示;在全地形地震救援车工器具的演示现场,救援队员展示了圆盘切割锯灯泡上切钢丝、液压剪切钳夹鸡蛋等精准操控技术……
南宁(那马)基地参加云南演习 资料照片
南宁(那马)救援基地负责人杨振华谈到,在日常训练中,基地通过“营区练兵-工程练兵-训练演练-实战检验”的模式,不断提高基地的综合救援力量。同时,不断加强科技救援力量建设,按照“精一、通二、会三”的总体思路,结合分队配发装备实际情况,每名战斗员确定精的方向、明确会的种类,确保做到5+N(“5”指的是人人都是应急救援员,人人都会驾驶冲锋舟,人人都会使用大功率排涝车,人人掌握一门重型设备操作,人人都会使用地震救援工器具,“N”指的是掌握高精尖设备、电力技能操作等)。
初心不改 军魂永驻
每年4月份到10月份,都是汛期的高发期。从广西桂林市火车站排涝到湖南平江抽排水,从湘潭堤坝修复到湖南资兴市道路抢通,从南宁市四十二中学管涌处置再到广西贵港市堤坝加固管涌处置……今年是南宁(那马)救援基地成立以来抢险救援任务最重的一年。救援基地每次都是在上一个任务刚完成,正准备返程休整时,又要奔赴下一个任务点。
南宁(那马)救援基地装备展示 资料图片
作为基地训练救援部负责人,贺椿焕在大灾大难面前,总是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前往一线最危险的地方。今年以来,贺椿焕积极完善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方案预案,带领团队做好战备,节假日周末全时在位值班值守,及时响应灾情17起,参与12起,为南宁救援基地抗击自然灾害备战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贺椿焕心里,从橄榄绿到救援红,从一名武警战士转改到企业职工,变的只是戎装的颜色,不变的是肩上所肩负的职责使命,“虽然我们脱下了军装,但是军装永远穿在我们心里。转企前,我们是土生土长的水电兵、水电人;转企后,我们是骄傲自豪的安能人。我们企业比较特殊,主责主业是应急救援与工程建设。虽然脱了军装,但基地的管理仍是军事化的。作为安能人,我非常自豪。”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事业的重视,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安能。贺椿焕说,平时他们也会把以往抢险救援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带领他们到抢险救援现场进行历练,一方面提升他们在复杂环境下的抢险救援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深专业认知度,增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
六年来,安能人主动作为,奋发向前。在余元强看来,这背后的精神支撑一方面源于国家赋予安能人的神圣使命,另一方面则源于安能人对于荣誉的崇拜,此外还有来自专业能力持续提升所带来的信心与底气。“我们由部队转企,无论是在地震、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还是山体崩塌面前,都能够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而且一战比一战打得漂亮。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完成任务的信念和能力,我们才能够走到今天。”(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