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晚间,中国重工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由中国船舶通过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事项正在筹划。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中国重工表示,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公司证券自9月3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业内人士预计,本次重组完成后,存续上市公司将成为资产规模、营收规模、手持船舶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
● 本报记者 刘杨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自两船联合重组以来,中国船舶集团优化科研生产体系和能力布局,对原属两大造船集团的科研与生产资源进行整合。
船舶总装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的核心业务,主要由分属原两大集团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承担。经过多年发展深耕,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均形成涵盖船舶制造、船舶维修、机电设备等船舶总装全产业链生产制造体系,面向海洋安全、深海科学研究与资源开发等战略任务需要,持续推出全球领先的军民用产品。在此背景下,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在船舶总装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本次重组旨在解决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之间在总装业务领域的同业竞争问题,整合融合科研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推进各成员单位专业化、体系化、协调化发展,实现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落地,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整合双方优势资源
2024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4%;新接订单量54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9%;截至2024年6月末,手持订单量171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8.6%。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0%、74.7%和58.9%,造船市场进一步向中国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