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为防止“最易贫”群体返贫 焦作筑起“三重保障”

2020年11月24日 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李丽静 郑州报道

  63岁的陈继明是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的兜底贫困户,家住孝敬镇赵郭村。一家三口,他,智力和肢体双残疾;老伴,智力残疾;还有从哥哥家过继来的孙女陈曦,13岁。

  他们在亲戚的帮助下耕种了一亩三分地,再加上低保、养老金等政府补贴,勉强能糊口。2019年,全家所有收入加起来只有5045.07元,人均1681.69元,远远低于贫困线。

  同属孝敬镇的张瑞玉也是兜底贫困户。今年78岁的她,与53岁肢体残疾的儿子吴立冬相依为命。两人都患有慢性病,每天吃药打针,也是依靠养老金、低保金和残疾补助维系生活。2019年她家只有3148元的收入,人均1574元。

  类似陈继明和张瑞玉两家的情况,焦作市有2122户4519人,他们多数是病、残、老而无劳动能力的兜底贫困户家庭。他们的日子怎么过?怎么才能让他们衣食无忧,实现高质量脱贫?

  “兜底险”:为兜底贫困群体加装“保险锁”

  随着脱贫攻坚深入开展,重度残疾人、特困户、无法得到赡养的独居老人户、弱劳动力等贫困群体成了“兜底户”,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是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目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焦作市经过调研,为兜底贫困户加装了“保险锁”:该市按照每人每年212元的标准为所有兜底贫困户购买了扶贫救助保险,俗称“兜底险”。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4828元理赔标准线时,保险公司都会以户为单位,补足差额。

  陈继明家去年人均收入距离4828元理赔标准线差3146.31元,保险公司为他家三口人赔付了9438.93元。而张瑞玉家去年人均收入只有1574元,有3254元差额,保险公司为他家赔付了6508元。

  据了解,2019年焦作全市有1429家“兜底户”受益于该险种,他们共得到124万元的兜底救助。

  “防贫险”:为易致贫返贫群体加装“安全阀”

  71岁的李老汉是孟州市赵和镇人,他和老伴儿上了年纪,没有劳动能力,40岁的大儿子还不幸患有肝癌,全家就靠小儿子务农维持生计,虽不富裕,但还算过得去,未被识别为贫困户。2020年6月23日,李老汉突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住院,花费巨大,家庭陷入困顿。

  据了解,像李老汉家这样,2019年焦作市因病、因灾、因学等各种突发原因导致的新识别贫困人口有160人。为了筑牢防线,防止普通群众返贫,2020年焦作市按照15倍左右放大计算,给2500人提供了保障。

  另外,还有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兜底户”除外)10599人,年收入在脱贫线附近(4000元至6000元之间)的边缘易致贫户2125人。大数据监测发现,这三类人都属于易返贫人群,共计15224人。

  为了防止他们返贫,焦作市“未贫先防”“扶防结合”,按照每人每年195元的标准,为他们购买防贫保险。“防贫险”总人数固定,但具体保障对象不固定,无论哪家发生因病、因灾、因学等易致贫返贫风险,申报核实后都可以进行赔付救助。

  “防贫险”于2020年4月11日正式生效。保障范围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病救助,对国家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进行补助;因学救助,对在高等院校、高中、技校等就读的学生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等进行补助;因灾救助,对发生火灾、爆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收入大幅降低、生活困难的进行救助,还对因蝗灾、疫情等影响群众外出就业、收入大幅减少、生活困难的进行救助;最后是针对发生交通事故、跌倒摔伤等意外事故等身故、致残的群众进行救助。

  为防止因病致贫,群众个人负担部分越多,赔付比例就越高。起付线为5000元,患病群众个人自付超出起付线3000元以内部分,按照40%赔付;3000元(含)到15000元部分,按照60%赔付;15000元(含)到35000元,按70%赔付,35000元(含)以上按90%赔付。最高每人每年可赔付8万元。

  李老汉6月份住院治疗花费89289.21元,国家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37736.71元。根据赔付标准,保险公司对个人负担部分赔付了20515.7元。

  据了解,自4月11日实施“防贫险”以来,焦作全市共出险76例,已经完成理赔13例,其他正在理赔过程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例,理赔3.6万元;普通农户11例,理赔11.8万元。有效防止了新的贫困发生。

  焦作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为了鼓励保险机构多出险理赔贫困群众,最大限度防止致贫返贫,“防贫险”规定,保险公司的利润须按照理赔金额的15%来计算,多赔多得,年度剩余部分则退回财政账户。

  “组合拳”:解放和安置劳动力,安装脱贫“启动器”

  家住博爱县金城乡金城村的程兆树只有一个独子程利利,已42岁的程利利26年前因煤气中毒造成智力残疾。多年来,程兆树老两口为了照顾他,无暇从事生产活动,家庭一度陷入贫困。今年4月,程利利入住金城乡医养中心,得到专业治疗和护理。如今,老程和妻子承包了蔬菜大棚,有了稳定的收入。

  2018年以来,为了解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陪护的重度肢体残疾、精神残疾以及智力残疾群体的脱贫问题,焦作市投入2.08亿元,建成了47家医养中心,设置床位3136张,初步构建了遍布城乡的贫困人口集中医养网络。

  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共有631人符合医养条件,入住545人,大多实现了“医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目标。

  除了最大限度解放劳动力,各级部门还多措并举,实施“志智双扶”,增加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

  田小华是博爱县磨头镇狮口村人,因需照顾年迈且残疾的母亲、脑瘫的儿子和年幼的女儿,无法外出打工,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扶贫干部帮他申请了公益岗位,在村内从事保洁工作,每月收入1700元。

  “现在,我在家门口打工,既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好老人和孩子,真的好开心!”他说。

  焦作市创新扶贫模式,打好政策“组合拳”,全面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兜底保障、社会帮扶、扶志扶智等5项措施,用好小额贷款、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参与扶贫项目等4项措施。

  据悉,该市通过防返贫监测系统,共排查识别“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类人群1422户488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801户2760人,边缘易致贫户621户2125人。这些户中,已享受产业帮扶667户2255人,其中享受小额信贷231户790人;享受就业帮扶578户1258人,其中公益岗位299户566人;享受兜底保障640户1148人。

  焦作市委副书记刘涛说:“近年来,焦作市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宜兜则兜、宜救则救、宜扶则扶,及时化解致贫风险,实实在在帮助贫困人群增收致富,实现高质量脱贫。”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

为防止“最易贫”群体返贫 焦作筑起“三重保障”

2020-11-24 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