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两次发文——
冬虫夏草不属保健品 长期食用或致砷中毒
普通冬虫夏草300元/克,精品冬虫夏草600元/克……价格不菲的冬虫夏草一直深受消费者追捧。不过,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重申“冬虫夏草不属于保健品”。而根据2016年CFDA所做的一次抽检发现,冬虫夏草及其制品中,重金属砷的含量超标4至10倍。
业内人士表示:冬虫夏草打着保健品旗号过度宣传的乱象需要整治,但作为传统的滋补中药材,其功效也不能盲目否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食用。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冬虫夏草保健品试点被叫停
今年3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是继2016年2月4日之后,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第二次发布的相关内容的通知。
冬虫夏草试点保健食品的时间要追溯到2012年。当年8月份,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印发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要求试点企业按照要求组织开展试点相关工作。不过,到了2016年3月份,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明确要求停止试点工作。
同样在2016年,要求暂停保健品试点工作的前夕,原国家食药监总局还发布了“冬虫夏草的消费提醒”,指出近期该局组织开展了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mg/kg。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提醒,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mg/kg,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一定风险。
也有专家指出,冬虫夏草所含的“砷”与导致人体中毒的“砷”的化学结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超标几倍的含量仍然值得警惕。记者查阅发现,目前《中国药典》等相关标准里,并未要求就“砷含量”进行明确规定。
此外,记者查阅发现,在2010年底,原国家食药监总局还曾发布《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禁止企业用冬虫夏草为原料生产食品。
精品虫草炒至60万元/公斤
尽管从2016年以来,冬虫夏草就已经被移出了“保健品”圈子,但市场买卖热度却一直有增无减。记者走访广州部分连锁药店发现,冬虫夏草均以名贵滋补品的名义进行陈列,消费者可以直接买到。
有药店老板向记者表示,每年四五月是新鲜冬虫夏草的采摘、销售旺季;每年年底,销量更旺,多会有60%的增长。
记者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看到,不少店铺正在热卖冬虫夏草。这些店铺大多打出了“新鲜”“野生”等字样揽客,并借着“618”电商节打起了促销战。在一家宣称“月销售超千笔”的店铺里,5克装的青海玉树野生新鲜虫草原价850元,促销售价为398元,相当于约80元/克,一公斤8万元。
记者发现,这个价格算是相对便宜的。某知名品牌的一款30克装的虫草售价达19680元,相当于一公斤60万元,而该产品的累计评价已经超过了5000条。
记者咨询一家店铺客服“冬虫夏草有什么功效?重金属是否超标?”客服直接发来了一张截图,截图上显示,冬虫夏草的功效包括“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直接抗肿瘤作用”“提高细胞能量、抗疲劳”“调节心脏功能”。记者向其确认“抗肿瘤”功效的真假,该客服刻意回避了问题,并向记者出示了产品的合格证。记者看到,检测项目包括腺苷、多糖及二氧化硫含量,但并未涉及砷含量。另一家销售“极草含片”的店铺客服则拒绝出示相关证书,只是强调自己的产品“是人工种植的,可以控制重金属含量。”
不宜追捧也不要全盘否定
企业回应
没有了保健品身份,冬虫夏草还能不能吃了?其功效究竟如何?青海藏品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面上对于冬虫夏草的态度有两个极端:一是将其功效追捧到诸如抗肿瘤这样的程度,另一种则是将冬虫夏草的功效贬低为零。“实际上,冬虫夏草作为一种药材,其功效有明确的药典记载,应该正确认识。”
记者从最新版的《中国药典》看到,该药典将冬虫夏草明确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 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而根据记载,其功效明确为“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虛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虛喘,劳嗽咯血。”
不过,刘志永也坦承,市场上存在不少乱象,包括“过度宣传”“以假乱真”等;此外,业内目前对于虫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于企业来说,加强对虫草的作用机理、临床数据研究将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业内也一直在做。”
让冬虫夏草回归药材定位
专家建议
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监管部门重申“冬虫夏草非保健品”,顺应了市场的需求。“临床上暂未有高质量研究证明冬虫夏草对人体具有特殊功效,应让冬虫夏草回归到药材的定位,给市场降温。”
张咏同时建议,应尽快将冬虫夏草纳入到“中药饮片”的管理范畴中来,既然明确其非药食同源,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或凭处方购买。
此外,还有一些深加工的虫草产品,如胶囊、含片等,其产品形态不同,与冬虫夏草有区分,相关部门应加强统筹,将评估标准放在一个平面上,出台可行的标准或市场指导价。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