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让“公交上的京津冀”跑得更快

2021年08月01日 07:34   来源:北京日报   

  范荣

  二十几元,单程2小时左右,这是河北怀来的刘先生每周从北京坐880路公交回家的成本。而据统计,除了北京至怀来,目前京张间已开通北京至涿鹿、下花园等县区数条公交线路,发达的跨区域公交体系正让三地越来越近。

  刘先生的“公交回家记”,是京津冀交通协同的小小缩影。2015年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就将交通一体化作为三地协同发展的先手棋。从画在纸上到落到地上、再到通行起来,这些年,三地交通一体化按下加速键。京张城际开通运营,京礼高速建成通车,大兴机场“凤凰展翅”,燕潮大桥“萦波飐风”……伴随一系列大项目、大工程密集完工,三地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网络完善通畅,港口群机场群日趋丰富,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越织越密的综合交通网,让出行愈发便捷高效,京津冀生活圈不断缩小,跨省通勤也就有了更多可能。

  三地交通实现一体化,补齐跨区域公共交通短板,意义重大。一方面,公共交通契合绿色发展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也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公交的目标。另一方面,如果说轨道、高速是交通“大动脉”,公共交通就是“毛细血管”,畅通微循环对于提升出行效率殊为关键。尤其是地面公交,设站灵活,单位建设运营成本也相对较低,在满足出行“从站台到家门口”上表现出色。由此观之,注重路网结构平衡,完善跨省公交系统,是打造京津冀“一小时通勤圈”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何让“公交上的京津冀”跑得更快?目前,北京公交集团共开通省际公交线路50条,基本覆盖了河北涞水、廊坊等17个毗邻区,单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之间就有21条通达公交线路。不过,相较于庞大的跨省通勤需求,还得继续完善硬件设施,打通更多路网微循环。除了做增量文章,通过管理方式的“提智增效”盘活存量,则是提升公交出行效率的“软件”因素。比如,针对公交不准时的问题,三地不妨推出定制公交、通勤专线等多样化、个性化产品。比如,对于排队买票问题,三地还应继续打通梗阻,实现京津冀“一卡通”更大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就能让公交出行的“同城效应”越来越明显。

  按照交通一体化规划,2030年京津冀将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着力完善硬件、升级服务,京津冀的公共交通系统势必会更便利、更快捷,让三地百姓享受到更多协同红利。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