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交通运输 > 铁路 > 正文
中经搜索

渝甬沿江铁海联运国际班列首发开行

2018年01月23日 13: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渝甬沿江铁海联运国际班列首发开行

  图为重庆至宁波(渝甬)沿江铁海联运国际首发班列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开行。 刘相琳 摄

  中新网重庆1月23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至宁波(渝甬)沿江铁海联运国际班列23日在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首发开行。该班列开行标志着横贯中国东、中、西的沿江铁海国际联运通道正式打通。

  据介绍,当天开行的首班班列共有30个40尺集装箱,主要货物包括汽摩配件、机械设备、防盗门、纸类和塑料粒子等近十种外贸货源。班列预计干线运行57小时后到达宁波北仑港,比目前最快的重庆到北仑港水运快班轮至少节约12天。

  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宗海称,在该班列去程方面,重庆将组织更多高附加值的IT、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等货源。同时尽快开通回程班列,协调组织宁波及中国华东、华中等地区通过卡车和水运等方式进入重庆的货源使用该班列,并与中欧班列(重庆)实现有效连接,形成“甬渝新欧”班列。此外,重庆将研究相关政策配套和体制机制创新,将该班列每周1班的开行频率提升至每周3班,力争尽快形成“天天班”和双向常态化运行。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金山介绍说,该班列开行后不仅可完善重庆东向沿江通道建设,缓解长江拥堵带来的系列问题,还可更好地促进以重庆为重要节点的中国西部地区与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合作。

  据了解,该班列到达宁波北仑港后将再通过海运,经日韩线、北美线、南美线及欧洲线出口至美国、阿根廷、法国、日本和韩国等地。班列常态化运营后还可将中国华东、华中等地区出口欧洲的货源集结至重庆。

  陈金山说,该班列常态运行后可与中欧班列(重庆)、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等大通道形成有机衔接,有利于重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战略作用,促进重庆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下一步,重庆将重点发挥该班列与中欧班列(重庆)、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铁海联运、公海联运等的有机衔接,扩大辐射范围,进一步发挥该班列在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惠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