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认为,目前全国餐饮业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餐饮业信息技术仅相当于国内零售业8-10年前的水平,而与欧洲、日本等国外餐饮业更是无法比较。报告指出,目前,我国餐饮业信息化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其一,没有统一标准。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导致餐饮企业内部经常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很多餐饮企业不同部门使用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但每家供应商的标准不统一,导致企业内部信息交流不流畅,给企业带来很大不便。
其二,服务供应商实力不强。餐饮业信息化需要一个包含“软硬件安装、人员培训、问题咨询、内部管控实施、电子商务实施、信息收集、数据挖掘”等内容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但是,目前餐饮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整体实力不强,呈现“小、散、乱、弱”的特点。报告显示,被调查的餐饮企业使用的信息化系统达40多个品牌,而排名前十家的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仅为一半。第三方信息平台供应商大多只是“餐饮信息”服务平台,并不是“餐饮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且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近一半的企业认为,现有信息化产品功能不完善,系统整合也不完全。
其三,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调查显示,大多餐饮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都能够有效实现信息化管理,但行政、库房、厨房、采购、人事和后勤等部门信息化应用水平都普遍偏低。
其四,信息化缺乏专业人才。餐饮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已成为突出问题。据调查,40%的餐饮企业都没有设置信息化部门或人员,还有30%的企业是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兼职代理。报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才缺乏问题仍然存在。此外,资金短缺、信息化成本较高等,也是阻碍餐饮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佟晓群)
王兴注定“永无宁日”
雷军要警惕“胜利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