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访

辉煌“十二五”:电影产业进入快车道
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用5年时间便实现了从100亿元到440亿元的纵身一跃。“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2015... 详细>>
本期嘉宾

   尹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访谈时间:2016年1月14日10时

策划:成琪 主持人:卫鑫

访谈精粹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走进今天的文化名访,我是主持人卫馨。2011年到2015年,十二五的这五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是突飞猛进的五年,更是步入新时代的五年。那么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就有请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来跟我们一同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欢迎尹老师的到来。尹老师您好。

  尹鸿:你好,网友们好。

  主持人:其实在节目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片,来了解一下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影票房的总情况。

  小片:2002年中国电影产业化起步初期,全国电影票房不足10亿元,到2010年全国票房突破100亿元。而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用5年时间便实现了从100亿元到440亿元的纵身一跃。“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2015年全国票房440.69亿元,国产影片市场份额达61.58%。

  主持人:其实在这个小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02年的时候中国的电影票房还不足十亿元,那么漫长的八年才突破了一百亿,但是从一百亿迈向了四百亿却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那您觉得为什么这五年会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呢?

  尹鸿:一方面我说我们十二五这五年呢是延续了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势头。特别是我觉得有几个重要的改变,一个是我们电影市场的开放度越来越高,因为最大的改变就是出现到二三线、三四线市场的这个扩张。因为这个之前大家都知道,我们其实中国的电影早期开放改革以后,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像北京曾经占到全国电影总票房的14%,就一个城市占到14%。

  但是随后我们这五年的改革最主要的就是把电影市场的半径扩大了,二三线城市甚至四五线城市从东部到西部,从中心城市到我们说一些相对比较经济上发达,不太发达的这样一些城市,全部都成为了电影的新的生产力的一个基地。

  主持人:可以说全面开花。

  尹鸿:对,所以这个半径的扩大是我们十二五期间整个电影产业能够扩大的一个最大的基础。包括我们的电影院,我们屏幕从三四千块最后到了一万多块,现在我们超过了三万块荧幕,那么荧幕总量也翻了好几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电影高速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基础或者是一个规模基础。

  主持人:那其实我们也知道这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那具体的出台了哪些样的政策去推动我们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呢?

  尹鸿:其实当然首先是准入政策,因为大家都知道过去我们的文化行业基本还是体制类、计划类的,但是电影行业是率先全产业链向社会开放,向市场开放,从投资到生产电影,到发行电影,到建电影院,全方位向社会开放之后,大量的社会资金、社会资源进入了电影行业,这是应该说促进电影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的一个政策。当然另外我们还会各个地方还给了一些不同的地方政策,比如说像有些城市包括北京,比如说你改建多厅影院,会给你一些补贴,来帮助你做消费市场,那么各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地方,采取了不同的激励政策,来鼓励当地拍电影,更重要的是鼓励当地建电影院。

  主持人:那其实我们可以从观众选择电影的这个需求就可以看得到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变化,比如说多少年以前,我们能看一部比如说一部电影,王朔、冯小刚的电影觉得是很稀奇的事,到最后出现这个贺岁档这样一个题材,到最后现在变成到三五天就要去看一场,这个也是其实跟随着国家的政策在不断地变化。

  尹鸿:对。因为我们从产业政策上来讲,包括我们最近也正在酝酿要出台的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等等我们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导致整个中国电影从产业量产品上来讲,他也在增加,所以观众的选择也增加了,过去我们一年看一部大片。

  或者说靠进口电影来支撑这个市场,但是后来我们慢慢有了一个档期,有了一个贺岁的一个档期三个月,就像一年吃饺子要等到贺岁的时候,我们看一次电影,吃一回饺子。但是现在贺岁档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完全没有突出地位的一个档期了。现在因为我们已经把看电影变成一个可以天天吃饺子的事情,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日常性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所以呢,现在这些年我们发现贺岁档的作用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甚至反而新的一些档期会出现,比如说特别明显的是春节档,五年之前,就十二五之前,我们春节是一个电影的低谷,因为大城市的很多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可是这些地方都没有电影院,没有现代电影院或者有也就是一个单厅的荧幕。

  主持人:他不能够满足他的这个观影需求。

  尹鸿:对,一个单厅荧幕,而且条件非常差,所以基本上就大家不会去选择看电影。但是从三年以前开始,春节成为一年最谣言的一个档期,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中小城市几乎都有了电影院,而且是现代多厅电影院。

  这样大家从大城市里面疏散回去了,不仅自己看电影。

  主持人:全家老小一起去看。

  尹鸿:带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亲戚朋友一起看。所以你看春节档期很多电影甚至大家会觉得不是那么优秀的一些电影,但是创造很高的票房。因为他是一个家庭对他的贡献。其实这就是说消费者需求,市场提供的机会和可能性和我们的政策的促进导致了整个电影行业现在已经铺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市场规模。

  主持人:那其实我们刚刚提到中国的电影市场在这几年是发展的非常好,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说他也受到了很多的一些外部力量,对于这个部分我们再来看一个小片。

  小片:自2012年2月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根据这份有效期5年的备忘录,中国每年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进口分账影片中,美方的票房分账比例从原来的17.5升至25%;国内电影业一片哗然,都大呼“狼来了”。而在好莱坞大片挤压的背景下,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国产片却在本土市场上创造了市场份额61.58%的巨大优势。

  主持人:那其实我们知道在小片当中我们提到了中美双方为了解决WTO电影他是出台了一个国际协议,您觉得这个协议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刺激和影响吗?

  尹鸿:应该说我们中美贸易谈判之后,引进分账发行电影的一些承诺,在当时我们整个电影行业都认为是狼争真的来了,但是今天回过头我们来看这个过程,我们觉得他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他当然跟我们形成一些竞争,因为毕竟美国有世界上最成熟的电影工业,而且也有最完整的产品和产品群,也包括他有很长的推广发行的一些经验。但是呢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他对中国电影又带来了一个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因为我们还是讲有竞争才会发展,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强大的竞争,促使了中国电影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破釜沉舟的进行这种改革。

  这种改革严格来说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威胁之下,我们才不得不采取的一种,一开始带有某种被动,我们要应对这样一个压力,但是到了后来我们慢慢越来越主动,我们越来越掌握到我们改革的主动权。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会觉得这种竞争反过来促进了中国电影的自我发展,我们会找到美国电影没有的优势是什么?比如我们的喜剧片,我们的青春片,我们的武打片,那这是中国电影自己的优势,本土文化的优势。一方面我们也在努力的学习他们电影当中一些成熟的工业经验,包括最近这些青年导演的出现,因为我跟很多青年导演都一起做过一些对话,谈过,其实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一方面他们非常认真的去研究好莱坞各种类型的电影的经验,做了很多笔记,很多功课。

  像学者一样,甚至某些方面比学者做的还仔细。但另一方面,他又会把这些经验跟他们在互联网上得到的对中国社会的认知。

  主持人:相融合。

  尹鸿:对,包括他们自己的成长经验融合在一起,所以才会形成今天我们看到这一批他又符合一些电影消费规律,但是他又带有强烈的中国本土文化特点的一些作品,反而这是好莱坞电影没有办法竞争。

  主持人:其实您刚刚提到的比如说这个好莱坞大片,他在比如在欧洲市场或者说在一起日韩市场他都有很高的票房,但是在中国这是个例外。他在中国市场遇冷了,那我们再回想前几年其实阿凡达进入的时候,他还是非常的火爆,但是这几年你比如说捉妖记,甚至是包括大圣归来都打破了速7和工夫熊猫的这个票房,您怎么来看说为什么好莱坞现在在中国的市场会遭遇这样一个冷场的现状呢?

  尹鸿:当然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还是说中国电影找到一些自己的本土文化的根,换句话说我们通过,因为我们中国国产片最近这一两年受互联网影响非常大,因此我们从互联网的文化当中找到了一些很好的资源进入我们的电影,这是好莱坞电影很难替代的。

  这是一个方面,我觉得就是中国电影有一条自己的创作道路和一条市场推广的道路。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个现象可能还是要从长远来看,毕竟是,因为我刚才讲到中国大量的新观众,新市场的出现,因为这些二三线、三四线的城市的电影观众在过去十多年其实是没有机会在电影院里面看电影的,换句话说他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相对较小,他们更多的是看电视,上互联网,因此他对这类文化认同起来更容易,但是对好莱坞电影不熟悉。但是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当我们电影的普及逐渐增加,当他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在电影院里面也看到好莱坞的一些特别是一些奇观大电影,一些工业化的大电影之后,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他们的文化爱好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因为这是从历史上来讲,好莱坞逐渐的征服世界很多国家的市场,就是他逐渐把他的观众好莱坞化了。

  逐渐培养了这些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依赖,所以这个威胁对未来来讲还是存在,所以中国电影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自己我们这种竞争过程当中今天已经取得的成绩。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看到未来可能面临的威胁,因为观众他毕竟会在产品的互动当中会发生改变,因此中国电影工业还是要必须更加完善,更加有全方位的竞争能力,而不仅仅是在某些类型,某类产品上面有竞争力,这可能是我们在这个竞争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看到的一些现象。

  主持人:其实在十二五的这五年,我们中国电影的质量是在不断地提高,数量也是在提高,包括一些技术水平也在提高。但是我们也是发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首先第一个变化就是我们观众人群的变化,对于这个部分呢,我们再来看一个小片。

  小片: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动,电影市场从中心城市、大城市扩展到二三线、四五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成为中国电影观众的新力量。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5年前三季度,一线城市人次份额从25%降到18%,二线及以下城市人次份额从75%提升至82%。都市青年偏爱进口片、文艺片,而“小镇青年”更青睐本土制造。

  主持人:其实从小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观影人群,他是逐渐在向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去传递。那您觉得像中国的本土电影他该如何去迎合这些小镇青年的口味呢?

  尹鸿:因为我们过去讲电影,中国电影过去集中在大城市,所以基本上是城市白领决定的电影的趣味和电影的品位。但是现在我们电影因为向三四线城市,包括各个边缘城市的这种扩展,因为这个半径的一旦扩大,这个观众的基座群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那么这个群体可能跟大城市的中产阶级的趣味是有一定的差异,他可能因为他生活在更远离文化中心,信息相对更加少,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太一致。那么这种情况之下就带来我们电影的一些,确实一些改变。比如这两年我们会觉得我们电影的草根趣味更重,去英雄化。

  去高大化,去崇高化,你看武侠电影这样特别阳刚的东西可能市场都不是太好。可能更多的是一些写小镇青年,写他们的成长、爱情、挫折、创伤,写他们这些的过程当中自我认同这样一些电影,特别是带有一点喜剧调侃,带有一点无可奈何,这样一些作品,可能更容易得到这个群体的认可。

  主持人:他会产生一种共鸣,觉得是在讲自己的生活。

  尹鸿: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状态之间更容易共鸣,即便像大圣归来这样的作品,我觉得过去孙悟空打闹天宫都是属于上天入地的,而且金箍棒是所向无敌。但是现在大圣归来为什么这次能成功,文化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把这个去事化,就是把这个英雄事给他去掉了,他变得一个可怜了,瘦长的个,玩着腰,就有那种草根化的,把他变成平民化了。

  主持人:大家会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尹鸿:对,然后他会看到是自己的成长故事,自己的历史故事。所以这个,这种文化状态在过去这一两年的电影当中会非常的明显。他这个趣味的改变,我们一方面说我们的一些电影更接地气了,更接近这些一些普通的青年人的生活经验包括他们的精神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最近从文化上来讲,大家也在讨论说,我们带给这些小镇青年,究竟应该带给他们一些什么。如果我们过多的转成创伤,更多的是挫折,更多是他们这种无厘头的调侃,他也可能会觉得我们会觉得电影缺乏某种能量的一个传递。所以这两年我们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其实从去年的电影,就是2015年的电影开始发生了很多的改变,虽然他也写草根,也写草根的成长和生活,但是他里面开始有了更多的成长,更多的立志,更多的寻找社会价值,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像《煎饼侠》啊,甚至也包括像《夏洛特烦恼》,包括像《肿瘤君》等等,他虽然写的是小人物,但是这些人物有了梦想。

  主持人:他身上都有一种可贵的精神。

  尹鸿:而这个梦想,他为了实现这种梦想会愿意去拼搏,去奋斗。所以他带来了某种正能量,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这一两年从草根,写草根到把草根变得更加立志,更加正能量,是一个非常可喜的一个改变,对于中国电影来说。

  主持人:那其实除了这个由观众向小镇青年的改变,我们也发现很多数据显示电影市场的消费主义慢慢趋近于80后、90后,那您觉得他们这样一个新生代的观众会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哪些活力呢?

  主持人:那其实您刚刚也提到了这个互联网,他其实也是在十二五时期之后,中国电影市场一个新的趋势,他除了说为80后、90后带来了一些比如说观影上的便利,或者说是从小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能够给他们很多的可以说从生活当中一部分来,您觉得他会带来哪些更深层次的变化?

  尹鸿:其实最大的改变他当然还是对整个电影文化的改变,就是他整个电影文化都变得少了一些贵族气质,就是更平民。

  主持人:怎么说这个贵族气质呢?

  尹鸿:就过去我们电影还是觉得他是一个艺术品,而这个艺术品当中他包含了某种封闭性,就是你们得瞻仰我,你们得敬仰我。

  主持人:感觉是可以远看但不可这个,对。

  尹鸿:但是互联网的对电影的气质的最大的影响就是电影变开放了,就是电影变平民化了,当然这里面有利有弊,从平民化的角度说他确实跟观众沟通起来更容易,这也是为什么电影能够成为老百姓那么爱消费,那么容易接受的一个产品的原因。这是对气质上的影响。

  第二他也提供了很多新的内容,确实我们刚才讲IP,其实大部分都是互联网给你提供的新内容,那么这些内容由于加进了情感众筹,因此他也更容易找到跟观众的共鸣点,就不像过去我们老去猜观众,观众究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要去猜,我们要去琢磨,现在互联网IP就直接告诉你了,他已经有几百万,甚至上亿的观众群体已经喜欢上他了。因此这个他会整个会带来很好的跟观众之间的沟通感。当然也影响到很多电影工业,比如说你从策划投资,我们现在电影有众筹,从策划过程当中,我们去有大数据,那从发行过程当中,我们现在越来越说我们将来发行商可能就会不存在了,将来是电影直接面对消费者,而且从售票的角度上,我们现在,过去一年我们70%的电影票是通过移动终端购买的。

  也就是说现在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在一个移动终端上去选电影,评价一个电影,到购买一个电影,都在移动终端上去完成,而这些也大大促进了观众的方便程度。因为过去买张电影票,你到电影院还不知道有没有电影票。

  主持人:还得看看时间。

  尹鸿:对,位置合不合适,你都不知道。现在呢你在一个手机上所有事情都可以完成,甚至约好了朋友都可以一起完成。所以这个他大大提高了他的方便度,就互联网整个把电影工业的流程和电影消费的流程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再有我们说互联网加在电影上是体现的特别的明显,再加上因为互联网跟影片文本之间的互动,他也会带来一个口碑效应,大家知道过去中国的电影为什么有些年中国每年大家观众都只会去看大片,虽然大片不满意,出来以后大家又批又骂。

  但是呢下一年还是看大片,因为一边看大片,一边骂大片成为好几年中国电影观众的一个。

  主持人:乐趣所在。

  尹鸿:也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乐趣,他改变不了这个现象。为什么?就是因为那个时候他只能够接受信息覆盖到他的电影,因为别的电影他不知道,他只能知道这几个大片,所以他再不满意他也只能这么选择,但是现在发生改变了,互联网都改变了这个现象。不是因为你片子大,你就可以有观众,小片也可以有观众,大片也可能没有观众。因为互联网会在瞬间把这个口碑传达到整个娱乐环境当中去。

  主持人:其实就观众从一个被动的角度变成一个主动选择的状态。

  尹鸿:对,他可以分享自己的口碑和经验了,所以这两年我们会发现,市场淘汰电影的能力提升了,换句话说市场选择电影的能力提升了,其实这就是因为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其实观众是选择不了电影的,因为你观众所有人知道的就只有这两个电影。

  你没办法去做选择,现在我可以选择了,20个我们大家都知道谁好谁不好,所以这个为观众的选择带来了很好的条件和机会。

  主持人:那2016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于2016年的电影事业,您觉得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那对于2016年市场的票房您会又有怎样的期待?

  尹鸿:我觉得保持中国电影,保持高速增长在2016年基本不太会有改变,因为他的大态势在这儿,而且我们想电影的消费行为成为在成为观众们努力的去接近的一个东西。就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去选择看更多的电影,所以我们讲这是市场在2016年甚至未来五年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方式。而且我们相信三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就可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超过北美地区,这个应该是可以预期,应该可以预期。

  而且随着这一轮整个电影改革的电影促进法的出现,我觉得电影可能跟其他行业之间的互动、联动的关系会越来越频繁。那么使得电影不仅对老百姓来讲提供一个文化消费品,而且他有可能会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的良性发展,他起一个发动机,一个带动力的作用。

  主持人:那您刚刚提到了有一个三年的概念,那您这个结论是该如何得出的呢?

  尹鸿:我们还是从他的增长速度来说,比如说我们现在中国电影过去2015年大概70亿美金左右,相当于美国电影票房的,北美电影票房的70%左右,六七十,那我们按照这样一个增长速度平均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长速度,三年左右他就能够超过北美的市场规模。

  主持人:尹老师那么对于2016年的票房,您能不能做一些预测呢?

  尹鸿:应该说因为现在具体预测,我们估计应该是超过550亿左右,应该是差不多,估计应该达到这么一个规模。

  主持人:好的。好的,谢谢尹老师。

  尹鸿:不客气。

  主持人:那我们相信随着这些新力量的发展和成熟,中国电影会在十三五规划的这几年当中发展越来越好,感谢尹老师作客我们的节目。

  尹鸿:好。谢谢。

  主持人:感谢您收看本期的节目,查看更多消息请关注屏幕下方我们的官网和公众号、二维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