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海曙:文化之光照亮现代都市

2024年11月04日 11:44    来源:中国网   

  一个个高标准、有内容的公共文化空间,一场场接地气、暖人心的公共文化活动,一名名素质强、热心肠的公共文化人才,一项项敢创新、会创新的公共文化数智项目……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这个全国“书香城市(区县级)”、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首批浙江省“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试点县,正已全新的姿态,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的总体目标,在着力打造文化活力区、都市文博引领区、推动区域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中不断提质升级。

  “海曙持续凝聚顶层合力,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区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整合不同部门、行业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形成了系统化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特色鲜明、魅力独特、城乡融合、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曙悦”特色文化品牌,让海曙成为全省公共文化惠民的先行者。

  文化空间全面升级

  近年来,海曙规划引领,建立了城乡均衡的设施网络,实现了“区有四馆、镇街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礼堂、社区有活动中心”的省定标准。区图书馆、文化馆均为部颁一级馆,区非遗馆荣获博鳌国际论坛“十大年度非遗创新奖”,区博物馆(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常设展陈“千年城事”荣获“第十八届(2023年度)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优秀奖”。此外,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率超过60%,形成了便捷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同时,海曙积极推动文化空间迭代升级,建成了18家“曙悦书房”和8家“曙悦驿站”,成功创建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书香城镇、社区,“书香海曙”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文化产品提质升级

  日前,在2024浙江省群众广场舞大赛决赛中,海曙区文化馆精心编排的广场舞作品《我家有个小九妹》荣获金奖,展示了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方面的不俗成就。

  海曙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实施文化惠民“百川工程”,年均开展5000场以上文化惠民活动,送书下乡近20万册,组织艺术培训课程3000多课次。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率达到85.5%,全民艺术综合普及率达到84.6%。

  特别是随着以“千年海曙,近悦远来”为主题的“曙悦”特色文化品牌的推出,“天一读书节”“美好生活”文化节、“曙”你最有戏配音大赛、“曙”你最动听新文艺群体才艺展演、“曙”你最可爱少儿故事大赛、“曙”你最有趣拼图大赛等一系列区级特色活动亮点纷呈,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展现自身才艺和时代风貌的舞台,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海曙成功入围浙江省首批“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试点县。

  文化人才聚力育强

  目前,海曙公共文化机构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正稳步提高,专业人员占比超过95%。区图书馆和文化馆先后成立理事会,完成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同时,海曙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打造“艺家人”文化志愿服务品牌,目前已有在册文化志愿者队伍186支,文化志愿者30000余人。

  在精品创作方面,海曙更屡获佳绩,包揽省级以上荣誉60余项,包括连续四届获得全国“群星奖”的《老墙门》等作品,都展现了海曙文艺创作的卓越实力。

  文化资源互联共享

  近年来,海曙坚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全方位系统性变革,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提供强大数字动能。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全面聚焦数字文化“文艺惠民”跑道 ,2022年启动的“星海曙光”数字文化馆建设,让更多群众走进文化馆、感知文化馆、享用文化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星海曙光”数字化平台已建成馆内资讯一键阅览、活动场馆智能预约、直播教学镇街联动、文艺精品一站全览、非遗传承记录推广、名师好课时时更新、文化地图处处打卡、志愿活动智能匹配等13个功能模块,极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惠民的效能。

  文化之光,照亮海曙。

  “随着政策和保障措施的持续强化,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不断夯实。我们希望文化在传承历史的同时,更能成为现代生活的滋养,让每一位工作、生活在海曙的群众,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它的温度和力量。”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供稿人:林华当)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