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斌:国旅并入港中旅 或锻造中国旅游企业航空母舰

2016-07-13 10:3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的战略组合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特约专家、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获得人、国家旅游局规划专家王兴斌特撰文分析了双方的前生今世,以及对未来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王兴斌  

  近日国资委批准,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旅”)整体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下称“港中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传闻已久的两大旅游央企的战略组合终于尘埃落定,引起了旅游业界的高度关注。究其原由,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港中旅”与“国旅”的前世今生,足以体现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中旅”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7年6月银行家陈光甫先生在上海创办的“中国旅行社”,打破了当时英国通济隆、美国运用公司和日本观光公社对中国旅行业务垄断的局面,开创了中国民族旅行社行业的先河。台湾同行也以“中国旅行社”的后继者为荣。2000午11月笔者参加台湾环岛游时,接待的导游李先生自我介绍时,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中国旅行社’是1927年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1949年成立华侨旅行服务社,1974年冠名 “中国旅行社总社”,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要业务是接待港澳台和华侨同胞。1985年中央决定整合中旅总社、港中旅国际和招商国旅,组建中国港中旅集团。

  “国旅”成立于1954年,直属于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其核心任务是接待和管理外国友人来华旅行,1964年成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局与国旅总社政企合一、合署办公, 1982年政企分开、直到1998年完全脱钩,故有“先有国旅总社、后有国家旅游局”之说。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旅、国旅加上直属共青团中央的中青旅三家拿控着全国旅游业。可以说,那时没有“国、中、青”就没有中国的旅游业。

  二是这两家国企旅游集团至今在我国旅游业中一直名列前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历年公布的“中国旅游集团20强”榜单,从2009到2013年,“港中旅”一直名到榜首,近两年为第二、三名。“国旅”一直在前十名之列。目前,港中旅形成了以旅游为主业,以实业投资(钢铁)、房地产、金融及物流贸易为辅助的产业格局,旗下还有两家上市公司。“国旅”集团已形成旅行社、旅游零售和旅游综合项目投资开发三大主业,是中国免税业旗舰企业,旗下有一家上市公司连续5年来业绩卓著。可以说,“港中旅”和“国旅”加上“中青旅”、“首旅”和“锦江”等国企集团,占了目前中国旅游行业的半壁江山。

  唯其如此,这两家的“战略组合”格外引人注目。按照国资委的决定,“国旅”成为“港中旅”与的“全资子公司”,暂不涉及两个集团公司与各自上市公司相关的交易或资产重组事项,是一个较为稳妥的组合方案,尽量减少组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两家业务异同并存。共同点主要在旅行社业务方面,在两家营业收入中都占有3成以上;不同点是国旅的免税店业务与港中旅的酒店、景区、物流和金融等业务,组合后可以扬长互补。与旅游主业无关的行业如地产、钢铁等当尽快剥离。有媒体称,此次组合或将打造出国家级旅游航母企业,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央企旅游集团不无道理。

   两大集团30多年来顺改革开放之风大步前进。港中旅整合了香港、内地资源的基础上雄据全国旅游业界之首,并与德国易途旅游成立中旅途易旅游有限公司;国旅总社与美国运通集团组建了国旅运通旅行社有限公司,正向会展业拓展。但如果细察一下,近一、二十年我国涌现的旅游新业态,如在线旅游、低成本航空、邮轮旅游、国际化投资和导游自由职业化等,这两家都是追风者而非首创者。究其根源,“行政化”的烙印根深蒂固,缺乏“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压力与动力。

  当前,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泛旅游企业集团风声水起;民营、外资和股份制旅游集团后来居上,迅速进入中国旅游业界前沿;其他产业的大鳄纷纷进入旅游业,异军突起、身手不凡。这些非国企旅游集团大多没有官方背景,也没有现成的市场资源、品牌资源,主要靠自主创新、自我拼搏,在风起云涌的旅游市场大潮中,杀出一条生存之路、发展之路,形成了旅游经济多种成分并存的喜人局面。不用讳言,无论中央或地方的国企旅游集团都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

  新港中旅的组合是改革创新的起点。加快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去行政化”,真正实现企业经营市场化、管理层面职业化,产生优势资源与优秀人才的化学反应,增强企业内生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是决定这次组合成败优劣的关键。如果组合后的新港中旅能顺市场势而为、乘市场之势而动,那么这种“1+1”会产生裂变,产生大于2的效果;如果说此番组合是从“父母之命”而“奉命完婚”,那么这种“1+1”可能引发内耗,由过去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外部竞争转变为集团内部的磨擦,其效果可能小于2。

  三十余年来,中国旅游集团的基本骨干正在激荡起伏的市场大浪中形成,中国旅游正走上企业集团化、品牌化、本土化和国际化之路,民族旅游品牌正在发育之中,正在步入群雄并起、做大争强的新阶段。国有旅游企业集团如何在外部与各类社会资本嫁接,在内部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彻底“去行政化”、实现完全市场化的改革还有艰辛而漫长之路,人们有理由期待新港中旅也成为中国国企改革的旗舰。

  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愿景呼唤一大批品牌旅游企业集团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大风巨浪中诞生。今天旅游界以期待的目光关注新港中旅,也是基于这个对这个愿景的期待。

查看作者更多观点>>>>>>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