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袖语录到关注民生 透视中国式标语历史变迁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从领袖语录到关注民生 透视中国式标语历史变迁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9月22日 11:24

    8月6日,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披露:近期将在全国普遍开展一次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的工作,改变此类标语口号长期以来在宣传上存在的冷漠、强硬、呆板、简单重复、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推出了190条标语口号供各地使用。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最新一期的《人民论坛》刊文盘点了标语这一独特的宣传形式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迁过程。文章指出,平凡的中国式标语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重点。中国式标语的嬗变于当下,折射了人们的最核心需求和主流的价值取向。

    标语嬗变折射历史变迁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管健撰文指出,中国式标语起源已久,但最初的标语完全是配合政治形势宣传的,并且反映出各个特定时代的不同国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感到振奋和希望的年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核心的标语成为这一时代的表征显现。

    在新中国建立不久,历史处于徘徊前进的阶段,“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民公社万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向雷峰同志学习”以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些历史性标语成为表征当时群体心态的最好写照。

    动荡过后的国家正处在初期的振兴和发展之中,以思辩与讨论为核心的标语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认同。于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五讲四美三热爱”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标语反映了当时的浪潮。
来源:中国新闻网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编辑推荐
白乐天"催命"关盼盼
世界十大"最性感"建筑
梦露游玩旧照首度公开
希特勒战时休闲生活照
 
圆明园首次展回归文物
中国最大王妃墓将开放
·"和氏璧"并非翡翠雕琢
·刘家庄改写济南建城史
·济南出土千年"唐三彩"
·宋代广州八大"卫星城"
·豪华墓演绎英雄爱美人
·菏泽一工地惊现古沉船
 
玄烨亲手雕刻的"陪都"
"帝师"翁同龢嗜食鲥鱼
·再生缘作者出生地失火
·上海滩"游民王国"覆灭
·陈纳德军服亮相抗战展
·梁实秋夫人游园照曝光
·郁达夫"毁家诗纪"背后
·新闻出版界泰斗邹韬奋
 
 
翰墨场中参透世情冷暖
"沧海""巫山"都"无行"
·冰心是我的一盏"明灯"
·希拉里梳起30年前发型
·"南城土著"怀念老花市
·1655年就有"牛仔布"了
·台湾民众中秋烤肉起源
·砂锅居幌子"过午不候"
 
  视频专区
 
  博客地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