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保护已远远不够 北京文保为世界提供思路(图)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抢救保护已远远不够 北京文保为世界提供思路(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31日 07:11
杨玉峰

    北京模式

    保持和谐共存

    保持和谐共存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也是对世界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

    王世仁的名片上还有一个头衔,即“俄罗斯建筑遗产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位对世界多个国家进行过研究的专家讲到北京的文物保护成就,以一句话进行总结——“北京的模式对世界作出了贡献。”

    “城市的发展与文物的保护”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但是全世界却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如俄罗斯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有的专家主张全部复建,东亚有些国家在对古建的保护中则主要恢复至最原始的状态。而美洲有的国家则把一些古城变成了游览景点……

    实际上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更新过了,比如法国许多建筑都曾经拆除重建。而中国北京的大部分建筑形成于18世纪左右,特有的土木建筑结构也使之不得不面临建筑更新问题。王世仁认为,北京将政治中心、宜居城市、历史古城三个功能集中在一座城市,这对于其城市本身的发展就有了许多限定因素,因此,发展就是难题,保持和谐共存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也是对世界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

    “时代要求当今的城市建筑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必须现代化,而要想彻底保存全部只有在博物馆才能实现。”王世仁认为:北京城是肯定不能变成博物馆的。

    新闻背景

    北京城

    百年风貌一大变

    “在北京的城市发展史中,许多历史朝代的风格都未能得到完整保存。”王世仁告诉记者,明朝在北京建都后,元大都的宫殿被全部拆掉了,除了个别庙宇之外。但清兵入关在北京建都后,许多明代的建筑也被拆除了,如今天安门东侧曾是明代的文职衙门,西边则是武职衙门,随着官制机构的改革,许多衙门被拆除,所占土地变成了民居。

    王世仁说,清朝时曾让旗人在城内居住,汉人则搬到城外。但后来许多没钱的旗人开始变卖房产,有的则被拆掉了。乾隆皇帝曾经专门下过一道圣旨,其意为“拆房可以,但大门不能拆,街景的风貌不能改变。”皇帝不可能为一件小事颁旨的,可见当时的情形已经很普遍了。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