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新华网评:"无极时代"如何确立新"风向标"?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3月28日 08:01
吴俊

    前段时间,一个叫胡戈的青年,从电影《无极》中截取一些画面,通过重新组合配音,完成了一部极具民间色彩和大众参与性的网络短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小陋室中诞生的短剧竟然迅速发生"核裂变",短短两三个月间几乎传遍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其作者胡戈也被媒体命名为"2006网络第一红人"。

    这个网络视频短片的"核裂变"效应,让人亲眼目睹了新兴媒体的巨大威力。许多人在为之惊叹的同时,也陷入了巨大的恐惧:幸亏胡戈传播的只是"馒头",倘若他传播的是"炸弹",那该怎么办?新兴媒体的威力如此巨大,人类若没有更好的办法控制这股力量,结局将会如何?

    天哪,"馒头"竟然发生了"核裂变"

    胡戈,31岁,一个在上海工作的普通青年。去年12月,他看完了陈凯歌的新片《无极》,突然来了灵感。回去之后,他买了《无极》的盗版光盘,通过自己掌握的视频技术,将《无极》改编成一个长20分钟的短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个短剧大部分画面从《无极》中截取,并借用央视"法制在线"的形式展开,通过重新组合和配音,以搞笑方式完成。制作过程只用了10天左右。

    胡戈完全没想到自己闷头制作的一道"私房菜",不久后竟成为一个世人皆知的"公共事件"。据胡戈描述:去年12月31日,他做完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想到马上就要过年了,他决定把这个片子当新年礼物发给朋友们。随后,胡戈将这个短剧通过网络传给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并贴在自己的论坛里,"想让大家高兴高兴"。之后胡戈就睡觉了。

"馒头"经过新兴媒体传播发生了"核裂变"

来源:新华网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