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人民文化:谁将诗歌轻轻翻过?诗的翅膀能飞多高?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4月27日 10:44

 

    这里,我想说的是,诗歌目前的这种困境并不意味着诗歌不被人们所需要,恰恰相反,置身在一个诗性缺乏的时代,或许最需要的就是诗歌的出现和存在,这正如在荒漠中最需要的是水和绿色一样。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诗歌仍然是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他们渴望抵达的一种境界。这从“诗意”这个词被广泛地运用就可以得到证明,它几乎成了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而在日常生活中,一部分诗歌的智慧甚至转移到了广告词和手机短信的写作中。因此,我们说,只要这世界有人类存在,诗歌就不会消亡。

    诗歌的意义就蕴藏于人性,守护着沙漠中的绿洲,我们期冀美好人性所缔造的美好人生。

 

    数量不是繁荣的标志

    程光炜

    诗歌界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今天这个时代还需要不需要诗歌?而同类问题却很少被小说家们提及。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我想是因为:一是诗歌的自信心出现了问题。二是由于小说拥有的广大市场压抑了诗歌的发展。

    于是,一个需要追问的问题是:诗歌杂志和读者的多少究竟是不是诗歌兴盛与否的一个评价标准?历史经验告诉人们,读者和诗人“数量”的多少并不一定能说明某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水平,如“大跃进”就是其中一个例子。所谓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其实是学者对“当代”文学的研究,因为他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当代意识”来“想象”和“叙述”遥远的“古典文学”。鉴于材料的缺乏,鉴于即使有“材料”,但它已经是经过无数人加工、改写、增删的历史材料,因此,这样的“古典文学”是否与当时的“文学”完全相符,实际是很可怀疑的。当然,这也不是说,读者减少的年代才能出现“天才”诗人和诗歌的繁荣。正如前面所述诗歌繁荣与诗歌市场和杂志的多少不成正比一样,诗歌市场和杂志的缺乏同样也不是诗歌发展的深渊。

    并不存在一个诗歌的“时代”,关键是有没有优秀诗人和优秀作品。优秀诗人的出现,可能不取决于读者的诗歌水平,而主要取决于诗人所具有的诗歌素养,取决于他对诗歌本身的深邃理解。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道理已经为诸多事实所证实。优秀诗人,也许是贫乏年代艺术金字塔上的几粒钻石。他们的存在,证明“少数人”的艺术与大众文化是可以并存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在我心目中,能否拥有优秀诗人,这才是诗歌在“今天”的最真实的状态。

    推助情感和现实

    蓝蓝

    衡量诗歌是否衰落显然有着不同的标准。在我看来,目前国内的诗歌在与急功近利的市场和“文以载道”拉开距离后,正稳步朝着诗歌艺术自身特有的规律发展,并呈现出多元的艺术标准和价值标准。

    我以为,当前汉语白话诗歌在艺术表达上的整体成就已经远远超出了上个世纪所谓诗歌最红火的80年代;有一批自觉的诗人在诗歌的形式和修辞上殚精竭虑,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影响深远的优秀诗歌文本。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它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文本呈现。况且,当很多人提倡诗歌介入现实生活的时候,同样也存在着一个问题。“介入现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诗歌还有着超出现实的那一部分,而且,这个“现实”并不是大众的现实,它是只跟“你”发生联系的现实。诗歌中的现实跟生活中的现实并不一样,诗歌不是对生活的直接叙述,相反,它的现实感可能比我们接触到的现实更为真实可信。

    真正的现实感是现实在诗人心灵中被重新过滤、强化后的现实,是在想象力和人与万事万物同在这一基本感受中淬过火的现实,是经历了转变的现实。这种现实撕裂了诗人回避真相的梦想,也撕裂了经过诗化了的、粉饰过的文字表达,给敏感的心带来极度的窘迫和疼痛。它直接要求难以回到现实中的写作者去经历“诗学和社会学”之间那令人悚然的距离;迫使诗人直面当下的现实,从而使写作成为一种最具体的生活实践而不仅是一门“手艺”或者“职业”。

来源:人民日报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