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名度
东关街因其独特的运河文化和盐商文化底蕴,多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独特的魅力得到中外嘉宾的热情赞誉。其保护整治成果更吸引了近百个兄弟城市前来参观考察、交流体会。2006年,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东关街区视察后,欣然题词:“和谐人居看扬州”,称赞扬州是江北最美丽的城市。
2007年至2009年,扬州在东关古渡连续举办了3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中国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的市长和17个世界运河名城的市长相会在东关街,由此搭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平台,也把东关街推向了世界。
保护与管理
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文化底蕴看古城、现代文明看新区、风景名胜看蜀冈、经济实力看沿江”的城市发展布局,东关街作为明清古城区的核心区域,成为“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试点工程。
该市坚持高起点编制东关街保护规划,在老城区控制性详规、老城区12个街坊控制性详规的基础上,委托东南大学等单位先后编制了《东关街“扬州传统风情文化街”概念规划》、《“双东”街区保护与整治引领规划》、《“双东”街区“一点十片”详细规划》等,为东关历史街区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扬州还聘请了刘太格、吴良镛、王景慧、阮仪山等著名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加强对东关街保护整治工程的指导。
在东关街人居环境提升方面,扬州利用中德“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技术合作项目,与联合国人居署、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就古城保护理念、民居修复方案和资金筹措渠道等方面密切合作。2007年,中德合作的“东关街文化里民居整治”项目,应邀在联合国人居署举办的“城市公共政策联盟论坛”上向发展中国家作了经验介绍。
2000年以来,扬州累计投入6亿多元,在东关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中重点对一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性修膳,如个园南部住宅、逸圃等19处;对危旧房屋进行分类整治,共整治3000多户;完善基础设施,整修老街巷26条;提升环境质量,增加了绿化、公厕、停车场等设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等民间工艺。
2004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古城保护与利用、改造、复兴工作,扬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古城保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06年,又组建了名城建设有限公司,使古城保护工程更易于操作;2007年,成立了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从事名城保护理论研究;2009年,古城办列为市政府的正式管理机构。
有目共睹的是,保护整治后的东关街,掸去了岁月的风尘,恢复了青春的活力,展示了江南商业古街的独特风情,处处闪耀着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并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完好的商业古街。
(责任编辑:程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