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修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是对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恢复,有利于推动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进程,对于建设“文化强市”、提升福州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文化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度、培育和开发文化旅游市场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也为福州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中打基础、挑大梁、树形象、走前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古建筑缺乏维修、保护,院落内搭建、破坏、老化严重,房屋质量持续下降;街区内人口密度过高,居住条件拥挤,环境恶劣;街区内现代市政基础设施缺乏,居民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缺乏必备的消防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到了非保不可、急需抢救保护的关键时刻。对此,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保护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意义,将保护修复福州三坊七巷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决定投资40.5亿元保护修复三坊七巷。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及国家建设部领导多次视察三坊七巷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并对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福州市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袁荣祥为组长的“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聘请全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教授等8位专家为领导小组的专家顾问,对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作进行全程指导,聘请我国著名的历史街区保护及古建筑修复专家张杰教授和张之平高工担任责任规划师和责任建筑师,对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文物修复及工程质量等工作进行把关。并在2008年9月,成立正式机构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全面统筹开展各项工作。
为了确保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006年以来,福州市先后编制了《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批准颁布了《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搬迁修复保护办法》、《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审核制度》、《三坊七巷文物保护管理细则》、《三坊七巷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技术规范》、《文物建筑修复工程定额》以及《工程造价审核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为整治街区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使其成为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居住社区。福州市根据保护规划的要求,按照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采取积极、持续、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合理疏散居住在三坊七巷不协调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中违章搭盖建筑内的居民,努力解决居民居住和发展需求,制定切实有效的原住民保护措施和政策,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让传统风貌的保护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在疏散过程中,只要条件允许,尽量让提出留住申请的原住民留下来,让那些有代表性的民间商业,如老字号、手工艺作坊等留下来,在政府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积极组织留住居民参与保护修复工程,并由政府补贴修复费用(文保单位政府补贴40%,历史建筑政府补贴10%)。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方针为准则,按照“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体运作,渐进改善”指导思路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依法保护好街区现存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等,按“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国家、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古迹进行重点修复和展示。二是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充分挖掘三坊七巷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街区特有的戏剧、曲艺、习俗、人文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街区历史风貌的修建保护。修复历史街区原貌,拆除和改建街区内不协调建筑。四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对街区内给排水、供电、供气、安防、通讯、道路、河道进行整治,将现代化的设施通过地下入户。在具体实施中坚持最大可能保留旧有建筑及历史信息,体现真实的传统构造的建筑形式表达,对于更新建筑的外立面(木构或青砖)均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与构造做法,力求反映三坊七巷风貌的原真性,而内部空间则立足于建筑的使用功能与满足当代的生活需求。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于2006年12月底正式启动,目前正根据“镶牙式、微循环、渐进式、小规模、不间断”的原则进行保护修复,已完成国家级文保单位林觉民故居的维修及重新布展并对外开放;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水榭戏台修复工程经过一年多的修复,现已基本完成。水榭戏台的保护修复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尽可能的保持了原建筑构件,保留文物的原真性。我们还认真总结本次修复工作的经验,用于指导其他国家级文保单位的修复工作,其中林聪彝故居、二梅书屋、小黄楼的修复工作已全面启动;欧阳花厅、陈承裘故居、沈葆桢故居正在进行修复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在做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工作的同时,其他各级文保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福州市也将继续根据“镶牙式”原则进行修复。此外,南后街沿线建筑已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保护区南后街地段建筑保护与整治设计方案》修复完毕。三坊七巷的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周边风貌协调区的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
保护修复后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将保留着明清到民国时期的福州特色传统建筑风格,挟裹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延着浓烈的闽都文化,保持着流传千古的神秘色彩,将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
(责任编辑:程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