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次同比增长5.32%,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72% 双第一!广东暑期文旅真的“热”
羊城晚报记者 刘星彤
旅游人次同比增长5.32%,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72%,人次与金额实现双项全国第一;私人定制包团规模同比增长超20%,客单价提升25%;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热度升至热门景区第1位。多方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广东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亮眼数据背后,是广东文旅从“全域开花”到“向海图强”,从“产品创新”到“服务升级”的系统性迸发。“双第一”并非偶然,是广东厚植文旅沃土、精耕产品创新的必然结果,也为从“流量”到“留量”的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全域“文旅热”
携程最新数据显示,广东暑期旅游人次同比增长5.32%,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72%,人次与金额实现双项全国第一。
广州和深圳仍是核心引擎,接待了全省超五成的游客,贡献了近七成的旅游收入。短途旅游和周末游占据主流,停留2天的游客占比44.26%。与此同时,清远、河源、梅州、汕尾等中小城市增势强劲,旅游人次同比增长均超18%,梅州消费金额同比增幅高达39.15%,成为增长最快城市。
途牛发布的数据显示,暑期该平台广东省目的地出游人次显著增长,机票预订人次同比增长16%,自由行出游人次增长13%。热门目的地前五为广州、珠海、深圳、东莞、惠州。
值得关注的是,省外游客占比接近75%,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杭州等地。“广州-深圳-珠海4日游”“汕头-南澳岛-潮州古城-潮汕5日游”等连线产品热销,广州塔、港珠澳大桥、潮州古城、南澳岛等成为热门景区。
据统计,多条涉及文化体验、温泉度假的暑期线路表现突出,如东华禅寺、冼太庙等文化主题线路,反映出游客对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的双重需求。
“蓝色引擎”助力
今年夏天,广东突出“向海图强”主题,开展系列海洋文旅推广,全网曝光近十亿人次。珠海外伶仃岛暑期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5%。
开渔节成为今夏广东海洋文旅一大亮点。8月16日,湛江遂溪江洪渔港,近百艘渔船整装待发。随着一声锣响,2025年湛江开渔节正式启动。广之旅数据显示,今年开渔节系列产品收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80%。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创新策划的《奔赴山海 不负热爱》海岛音乐会成为现象级文旅IP,总观看量超2亿,实现海洋文旅传播与消费双向赋能。
满足多元需求
今年暑期广东文旅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深层次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广之旅数据显示,游客不仅提前预订,消费预算也普遍提升,愿为高品质旅程多支付15%-20%金额的游客显著增多,折射消费升级趋势。
暑期私人定制包团规模同比增长超20%,客单价提升25%。“我们现在更注重‘管家式’服务,从行程到体验都可定制。”广之旅定制游负责人表示。
科技赋能提升游客体验。广州塔景区新推出的VR观景项目让游客赞叹不已。“通过VR设备,能看到不同季节的广州美景,这种体验很新奇。”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女士说。记者从景区了解到,科技体验项目对游客量的带动作用显著。
文化体验类产品表现突出。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从去年同期的第111位大幅提升至最热门景区第1位,这与近期的非遗、国潮热潮密切相关。在潮州古城,非遗体验项目也吸引大量游客驻足。
留住海外游客
入境游市场复苏强劲,暑期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2.44%,消费金额增22.74%,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42.38%和176.58%。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暑期接待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40%。潮州古城、英歌舞等文化产品也深受境外游客欢迎。
8月29日,广东省文旅厅与携程集团联合打造的线上一站式国际旅游服务平台“Guangdong Cultural Tourism”正式上线,覆盖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六大境外站点。该平台为国际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入境游服务,进一步提升广东国际文旅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武文霞分析认为,广东取得“双第一”得益于独特资源与扎实推动。她指出,未来广东文旅需从“流量”转向“留量”,深挖岭南文化内涵,持续推动产品差异化创新,打造不可替代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