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旭颖
今年以来,国内旅游市场蓬勃之势锐不可当。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这从各旅游平台发布的最新财报中也可窥见一斑。
途牛旅游网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途牛净收入约1.35亿元,同比增长15.32%。从收入构成来看,报告期内,途牛的打包旅游产品收入约1.13亿元,同比增长26.31%。
途牛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假期接踵而至,旅游消费出现多个小高峰,还有不少消费者在6月底“抢跑”开启暑期错峰游,更多三四线城市用户出游需求加速增长,新兴目的地及小众化、碎片化玩法热度大涨。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丰富“牛人专线”及私家团、小团游等产品供给,同时,加速扩大“牛人严选”的目的地覆盖,并通过直播等渠道持续开拓新场景、新用户。在线下,途牛持续优化“门店+社群+数字化”运营模式,截至6月底,其已在全国重点城市开设了近320家线下门店。
同程旅行发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同程旅行实现营收90.5亿元,同比增长11.5%;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5.2%;经调整净利润15.6亿元。
大众旅游消费潜力的释放,带动了高品质住宿需求的增长。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同程旅行住宿收入达25.6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用户预订国内中星及以上酒店的需求显著增长。交通业务收入方面,同程旅行实现11.6%的同比增长,达到38.8亿元,其中航空出行首乘用户规模二季度环比增长241%。与此同时,用户的出行频次也在持续提高。截至2025年6月,同程旅行年累计服务人次已达19.9亿,同比增长7.2%。大众出行更为高频、日常,也更愿意为高性价比的旅游产品买单。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认为,当前行业正式进入结构性增长周期,三大变量正在重塑旅游生态:消费代际更替催生情绪价值消费浪潮,Z世代与银发族构成新消费主力;技术革命重构服务链条,AI行程规划、区块链溯源等技术渗透率突破40%;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入境游增长30.2%。
上述报告指出,行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折点,预计到2030年将形成7万亿级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保持8%以上。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非一线城市居民已逐步成为旅行消费的主力军。数据显示,同程旅行平台上超过87%的注册用户来自于中国非一线城市。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同程旅行年付费用户再创新高,达到2.52亿。
大众旅游消费潜力的释放推动了国人出行方式的不断升级。在同程旅行预订平台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预订了人生中的第一张机票。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同程旅行的航空出行首乘用户规模环比实现了241%的增长。
大众旅游消费潜力的释放还带来了消费者出行需求的多元化。其中,非一线城市人群正成为休闲旅游度假的主力。他们既热衷于打卡小众目的地,也追求出境游、漂流、探险等新体验,消费需求正逐步向休闲度假和深度体验转变。2025年上半年,同程旅行包括线上度假在内的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4.1%,达到13.6亿元;其中,2025年二季度,同程旅行的国际机票票量同比增长近30%,日均票量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