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旅居,“慢游”撬动大市场

2025-07-22 08:49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金金)

康养旅居,“慢游”撬动大市场

2025年07月22日 08:49    来源:人民日报    张文豪  董泽扬  王永战

康养旅居,是一种融合了健康养生与旅游居住的新型生活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

前往花木之乡,赏美景、泡温泉;在海岛游中,感受当地优质的医养服务,领取专业康养指南;避开人头攒动的景点,转向环境清幽的山村,放松身心、安享静好……在河南许昌鄢陵县、海南琼海博鳌镇、四川攀枝花贤家村等地,康养旅居产业正在发展壮大,既为游客提供了文旅新体验,也为地方培育了经济增长点。

河南许昌鄢陵县

康养小镇人气旺

雨后清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唐韵康养小镇从一阵鸟鸣中醒来。在仿古风格的四合院中,几名游客舒展筋骨,练起八段锦。

“没想到,这个县城里还藏着‘世外桃源’。”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张瑞君说,全家在朋友推荐下来到鄢陵,被小镇的美景和古韵深深吸引,“父母很满意,我们准备多住几天。”

鄢陵县历史悠久,因花木众多,被称为“中国花木之乡”。2020年6月,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公布,鄢陵县入选。

“鄢陵地处平原,发展森林康养归功于花木产业。”鄢陵县康养办负责人王海俊说,鄢陵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结合地,花木栽培历史悠久。目前,鄢陵县有花木基地52万亩,主产区林木覆盖率达8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的清新空气标准。

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当地瞄准了康养旅居产业。“过去卖花木,现在‘卖’健康。”唐韵康养小镇负责人郑红伟说,自己以前从事花卉、苗木、盆景种植和销售,转型运营康养项目已经8年了。去年,唐韵康养小镇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花木之外,温泉是鄢陵的另一大名片,开发建设了一批温泉主题景点。“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都有不少省内外游客前来泡温泉、赏花。”在陈化店镇花都大道,一家温泉酒店的负责人说。

瞄准老年群体健康养生需求,一些康养旅居机构还引进医疗资源,提供综合服务。“我们打造‘银发乐园’,让养老变为享老。”王海俊介绍,有些机构整合了康复医院、护理院、康养中心、医养中心、托养中心等,与鄢陵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医养数据共享与信息互通,为入住老人提供健康保障。

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引领康养,花木之乡正蜕变为康养新城。去年,鄢陵县森林康养产业产值156.1亿元,占全县GDP的38.8%。

海南琼海博鳌镇

医疗旅游体验棒

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碧海银滩,绿意葱茏,充满现代感的医院大楼整齐排布。

“千里迢迢来体检,这里的服务让人安心。”这次旅居,来自河北秦皇岛的董女士尝试选择了医养结合模式。专人引导、流程合理,在海南梅赛尔医院的体检很快完成。

“我们会有专家为客人解读报告、设计医疗康养方案,随后生活管家和营养师会跟进开展健康管理,在院内院外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的康养服务。”医院客户服务部经理杨振环介绍。

汇集海岛山河、空气优良率达99.3%、年平均气温24.6摄氏度……博鳌镇是不少游客康养旅居的好去处。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像董女士这样,旅行放松身心的同时,到当地医院做体检、调理身体。

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依托“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政策优势,先行区基本实现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可率先使用国际创新、国内未上市的药品器械和特许食品。截至目前,先行区引进超470种国际创新药械,园区内36家医疗机构覆盖医美等七大专科,形成国内顶尖公立医院为引领、一批国际国内品牌专科为特色的医疗产业格局。到先行区体验特色医疗,正成为前来康养旅居的游客的必选项目。

医养结合的康养旅居服务也受到海外游客青睐。来自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的游客结队前来,体验健康管理、抗衰护理等服务项目,为高效的治疗流程点赞;得益于更加便利的免签入境政策,印度尼西亚国际医疗旅游团来访,除品尝特色美食、体验温泉疗养外,团员们还做了眼科B超、进行了多项疾病筛查。

“我们正加快推动医疗健康产业项目落地,力争在国际患者引流、外资医院引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先行区医疗机构接待医疗旅游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29.8%;特许药械使用1.6万人次,同比增长44.14%。为满足游客多元化健康消费需求,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先行区创新推出心脑健康之旅、银龄长寿之旅等5条医疗旅游线路,加速推动医疗康养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四川攀枝花贤家村

四季康养引客来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攀莲镇贤家村,一座掩映在绿荫中的村间小楼里,民宿经营者孙柔一大早就忙着和员工们一起换床单、铺被面、清扫房间。

“从去年11月到现在,许多游客从外地来攀枝花享受阳光,民宿几乎每天都满房,接待了不少长居客。”孙柔说,村里正发力开拓夏季康养市场,用美食、美景和更加细致的服务吸引游客。

道路宽敞,鲜花竞放,贤家村是攀枝花有名的“康养亿元村”。地处安宁河畔,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得贤家村冬天阳光明媚、夏日绿意盎然。“全村从事康养产业的农户400余户,单日最大接待能力达1.5万人。”村党总支书记周丽介绍,村里抓住了康养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前些年,经统一规划,村里兴建了20多幢小楼,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搞康养文旅。

起步时,贤家村一年的游客也就几百人。为了吸引游客,村民先后投入资金,完善自家民宿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村里下功夫建设了步行栈道、休闲廊亭等公共服务设施,兴建山村公园,推动建成康复理疗、商务休闲等功能室,实施污水集中处理项目……人居环境好了,康养条件也愈发完善。一名来自成都的游客感叹:“我每年都会来住一段时间,这个村确实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贤家村有两家大型康养中心、20家接待型别墅、1万余张接待床位,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周丽说,村里还成立了康养协会,规范经营行为、接待标准,目前已有136户村民加入。

近年来,攀枝花打造了以普达阳光、红格温泉、金杯半山为代表的康养产业聚集区,以贤家村、昔格达村、迤沙拉村等为代表的农文旅康融合发展特色村,一批康养旅居地医养结合点相继落成。

“‘有一种周末叫攀枝花’,来攀枝花康养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康养产业增加值已连续5年超百亿元。”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亚玲说,当地探索多种休闲度假模式,深耕冬季阳光康养,发展夏日清凉康养,正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阳”的四季康养格局。

(责任编辑: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