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大飞机》:传统航企如何应对低成本的挑战

——专访汉莎客运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加纳特(Karl Ulrich Garnadt)
2015年07月14日 09:50   来源:《大飞机》杂志   陈姗姗 陈伟宁

  对于未来的机型,有几个方面需要着重考虑:更安全、更高的燃油效率、更环保、更舒适。此外,对于航空公司而言,价格更便宜、维护成本更低也很重要。 

  卡尔.加纳特

  汉莎客运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

  1979年加入汉莎,开始其在航空业的职业生涯。1991年,任汉莎货运航空英国、爱尔兰和北欧区产品经理。1999年,任汉莎客运航空公司网络管理业务高级副总裁。2011年,任汉莎货运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主席。2014年5月1日,任汉莎航空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兼汉莎客运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 

  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低迷、油价上涨、廉航兴起等因素的冲击,一些传统大型航企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运营情况不容乐观。在此情境下,传统大型航企如何应对挑战,变革求存,始终是业界热议的话题。

  在经历了对英伦航空、布鲁塞尔航空和奥地利航空的一系列并购重组后,作为目前欧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汉莎的图强之道还有哪些?在中国市场将采取怎样的策略?对新一代客机有着怎样的认识和要求?带着这些疑问,《大飞机》杂志记者专访了汉莎客运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加纳特。

  《大飞机》: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老牌航空公司之一,汉莎很早就与中国市场建立了联系。近年来,汉莎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对于中国航空市场的未来发展,您有怎样的判断?

  卡尔.加纳特:汉莎航空与中国的渊源已久。1926年7月26日,在汉莎航空公司成立6个月后,两架装备三台发动机的Junkers G24型飞机就从德国柏林起飞,于8月30日抵达北京,总航程达10000公里。

  此后,我们始终十分重视中国市场的发展,不断加大在中国的运力投放。目前,汉莎集团在中国拥有北京、上海、南京、青岛、沈阳及香港等6个门户城市。连同旗下的瑞士航空和奥地利航空,汉莎航空集团每周向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城市提供83个飞往欧洲的航班,这些航班的乘客经由法兰克福、慕尼黑、苏黎世以及维也纳4个枢纽,飞往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60个目的地。

  在全球经济中,中国和德国都是出口大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德两国的经贸往来也在快速发展,中欧商务往来和旅游激增。在我的印象中,20年前,乘坐汉莎航空的飞机往返中国的大部分是德国人,现在中国人的数量大幅增长。因此,汉莎特别使用了A380旗舰客机执飞从上海和北京出发飞往法兰克福的航班,从香港至法兰克福的航线则由“空中皇后”波音747-800机型执飞。

  关于中国航空市场的未来发展,我个人持十分乐观的态度。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人口决定了中国航空市场的发展潜力将十分巨大。2015年,全球航空市场的增长预计在4%?5%,亚太市场应该表现得比较强劲,欧洲市场的增长率会低一些。

  《大飞机》:近年来,低成本航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在短途航线上,消费者已经越来越倾向于接受价格便宜、服务较少的低成本航空运营模式。在欧洲,低成本航空目前已经占据了约40%的市场份额。为了应对这一趋势,汉莎采取了哪些措施?

  卡尔.加纳特:面对低成本航空的迅速发展,汉莎也对旗下的部分区域型航空公司进行了改组。目前,汉莎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主要有德国之翼和欧洲之翼。成立于2002年的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原本是汉莎旗下负责运营欧洲航线的子公司,从2013年开始,汉莎将除法兰克福和慕尼黑两大枢纽之外的短途航线统统移交给德国之翼运营。

  虽然定位为低成本航空,但德国之翼也会吸引部分商务旅客,我们在全经济舱的前10排设置了“最佳座位”,这些座位前后的间隔比后面的经济舱大出不少。此外,购买“最佳座位”的旅客还可以享受优先登机、免费托运2件23公斤的行李等服务。

  现在,如果你从斯图加特搭乘德国之翼的航班去汉堡,运气好的话,可以买到最低33欧元的机票。当然,前提是飞机上不再有吃有喝,托运行李也要额外收费。不过,在同样没吃没喝的高铁上,这段路程可要花费100欧元。而若想让位置宽敞点,吃喝不操心,你也可以购买“最佳座位”,不过票价就要比高铁略高一些了。

  这几年,德国之翼的运营已经渐入佳境,预计今年可以实现盈利。通过探索,我们也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准备进一步开拓低成本航空市场。我们的最新计划是,将德国之翼逐渐并入旗下另一家区域航空公司欧洲之翼,扩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规模,在此基础上拓展德国之外的欧洲航线市场,甚至是远程国际市场的点对点低成本运营。

  目前,欧洲之翼共有23架庞巴迪CRJ900支线飞机,汉莎已决定在未来18个月内将其更换为A320机型。加上德国之翼的60架A320飞机,重组后的欧洲之翼将拥有一支庞大的A320机队。此外,董事会还批准欧洲之翼租用7架A330-200飞机,从今年年底开始以科隆为基地开展低成本长短途航班运营。

  此外,为了提升竞争力,汉莎还在筹划一个名为Jump的项目,准备去掉一些远程宽体客机的头等舱,只提供商务舱、优选经济舱和经济舱,并开辟专门的旅游航线。今年9月,首个航班就要从法兰克福飞往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坦帕。

  《大飞机》:根据您的介绍,汉莎的低成本航空除了运营短途航线外,还尝试着向长途航线拓展。此前,一些航空公司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但结果并不理想。对此,汉莎是如何考虑的?

  卡尔.加纳特:从目前来说,低成本航空公司运营长途航线要比运营短途航线更难一些。与短途航线相比,长途航线需要有更强的市场和客户基础。我们经过评估后发现,在德国北边的科隆附近,有很强的客户基础和休闲需求。这些客户喜欢旅游,又对价格比较敏感。此外,也有很多其他国家的旅客把德国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下,客户的需求和习惯都在发生变化,我们也要适应变化,开辟更多的细分市场和品牌,以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总体来看,目前休闲旅客的增长比商务旅客的增长要快,年轻旅客的增长也比较快,他们对机票的价格比较敏感,倾向于购买更加便宜的机票,我们必须要适应这些变化。

  我认为,未来的趋势是:在短途航线,95%的旅行在欧洲是点对点,机票价格在人们的选择中将占很重要的地位;而在长途航线,传统的商务旅客还需要高端、高效的服务,但也有需要经济实惠票价的旅客。汉莎要在不断升级产品保持现有客户的同时,用不同的细分品牌吸引新客户。

  《大飞机》:去年年底,汉莎对机队的座位布局进行了调整,在一些机型上增设了优选经济舱这一全新的舱位。这是如何考虑的?

  卡尔.加纳特:优选经济舱的推出,是汉莎航空计划在2015年之前完成的机舱和地面服务升级的重要部分,也是35年来汉莎航空第一次推出的全新舱位。

  优选经济舱位于商务舱和经济舱之间,新机舱的安装将逐步实施,依次在各机型上部署,计划在2015年夏季完工。其中,第一个提供新舱位的机型是波音747-8。

  优选经济舱的座位空间大约是普通经济舱的1.5倍,依据不同机型,座椅最多加宽3厘米,加强了私密性。头枕能够调至乘客想要的确切高度,还可折叠至两侧以提高舒适度和支撑力度。第二排及之后的座椅采用高度可调节的脚踏,第一排则是舒适度更高的一体化腿托和脚踏。此外,座椅周围还有杯托、电源插座等实用工具,以及供乘客安放个人物品的宽阔储存空间。目前,购买优选经济舱可以免费携带两件行李,如果额外支付25欧元,还可以在登机前享受汉莎航空的商务舱候机室。

  做出增设优选经济舱的决定很难,因为需要大规模地对飞机进行改装,我们要为此支付高额的费用。然而,在推出配备全新平躺式座椅的商务舱后,汉莎航空的经济舱和商务舱之间拉开了较大差距,这为优选经济舱开辟了市场空间。而新座椅的设计和功能,也是以广泛的用户调查和合作伙伴研讨为基础的。从实际效果看,自去年年底优选经济舱投入运营以来,订座情况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大飞机》:目前,像汉莎这样的传统航空公司不仅面临着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竞争,而且中东地区的航空公司,如卡塔尔航空、阿联酋航空、阿提哈德航空等“新贵”迅速崛起,它们订购了大量最先进的机型,在高端舱位方面投入巨大。对此,汉莎将如何应对?

  卡尔.加纳特:与中东地区航空公司的竞争,只能通过升级高端产品、提升服务品质、完善航班衔接、提升运营效率等途径,来提升我们自身的竞争力。在这些方面,汉莎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在升级产品方面,在过去2年中,我们每天都要耗资100万欧元进行机舱产品升级。

  如今,汉莎的A380客机在全球商用宽体客机中首先采用了空气加湿和分区干燥系统,并且配备了“世界上最安静的头等舱”。从2014年年底开始,汉莎在中国航线上的商务舱产品也进行了升级换代,配备了可180度平躺的全新商务舱座椅。

  2015年,被定为“汉莎顶级品质年”——第一季度,汉莎已完成在整个长途机队安装新头等舱的工作;第二季度,将完成新商务舱安装计划;第三季度,所有洲际飞机都将提供全新优选经济舱。对于汉莎集团的成员航空公司而言,机队更新与若干重大产品升级项目都将在今年完成,我们将力争成为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

  《大飞机》:您是否关注中国正在研制的C919飞机?作为航空公司,对未来机型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卡尔?加纳特:我知道中国正研制自己的国产大飞机,媒体上经常有这方面的报道。我相信中国很快就可以成为能够制造大飞机的又一个国家。当然,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年轻的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未来的机型,我想有几个方面需要着重考虑:更安全、更高的燃油效率、更环保、更舒适。此外,对于航空公司而言,价格更便宜、维护成本更低也很重要。

(责任编辑:缪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