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钧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第二期飞行学员,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历任中队长、大队长、副团长、飞行训练处处长、校长。
1967年6月,我任中国民航高级航空学校第三飞行训练团五大队飞行大队长。当时,我们一个训练团有两个飞行大队,一个大队负责8个飞行小组。我在担任飞行指挥员的时候,遇到过不少特殊情况。这些特殊情况的处置,往往靠飞行指挥员果断抉择和指挥,否则的话就会机毁人亡。
1967年6月18日下午,中国民航高级航校广汉机场,天气条件良好,部分学员放单飞,部分教员飞仪表。那天,我担任飞行指挥员。
大约下午2点钟左右,气象预报云量4个,没有太阳,不照眼,逆风2~3米/秒,能见度大约4公里。这种气象条件非常好。当时,一个机群12架飞机在飞行,其中7架是学员单飞。学员刚学会飞行,往往容易发生危险情况。另外5架飞机是教员在进行仪表飞行。当时的气象条件不错,前半段飞行也很正常,大家都很高兴。
风向突变
2点45分,我看到北方的天空变得有点儿黑了。“黑”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那里云很厚。我很担心,它过来怎么办?怎么才能知道它过不过来?我告诉气象员一定要注意北方那块黑压压的云。气象员说:“没有问题,飞吧!”
但就在3点钟左右,我突然感到不对劲。在我的北方,就是机场的北部,有一架飞机老往机场飞,飞着飞着就到机场上边了。我想坏了,就问:“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老往这儿飞?”飞行员说:“空中风向变了,变北风了。”我想,空中风向变了,很快地表风向也要变。我提醒气象员:你要注意,只要有顺风,马上结束飞行,不能犹豫。
过了一会,突然没风了。我和大家商量是否要停止飞行。看样子天气不对,要变化。大多数教员说:飞吧,这多好的天气,没事!大家要继续飞,又连续飞了几个人。
这时候,风向突然转成顺风,风速在2~3米/秒左右。当时,由逆风2~3米/秒,到风停止,然后再变到顺风2~3米/秒,也就是一两分钟时间。
风速变得很快,很快就是5米/秒、6米/秒这样的风速。我说:不对!教员们说:要改变T字布了。所谓T字布,就是在跑道头上,用两块4米长、2米宽的白布,摆成T字型,表示起飞和落地的方向。
说话这个时候,风向风速变化非常快。我考虑已经不是变方向的问题了,而是你能不能变好这个方向。等你变好了,天气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要改变落地方向,大约要用10~12分钟时间,也就是说10~12分钟之后,第一架飞机才能落地。要将整个机群最后一架飞机落地,那就要再增加12~13分钟。这样的话,从改变落地方向到最后一架飞机落地,需要22~23分钟的时间。
时间来不及了,风速变化太快。气象人员说:“这云太黑,一定夹杂着雷雨。”我说:“等到下雨就不得了了,必须在下雨之前,飞机全部落地。”
顺风着陆
当时,全部飞机落地要用20多分钟。也就是说,飞机很可能要冒着大雨落地,那是一般学员绝对做不到的,甚至带飞教员也很难做到。当时飞的飞机是初教六。这种飞机是前后舱的,前舱是学员,后舱是教员。如果碰到大雨怎么办?那就只有开风挡落地。开风挡落地一般是不允许的。初教六飞机没有风挡雨刷,不开风档飞行员看不见前边,你怎么办?所以,大雨情况下是不能落地的。而打开风挡,则又是逆风,又是大雨,学员眼都睁不开,飞机能落地吗?
这时候,好多教员还在喊:变吧!变吧!有的中队长也叫。有的说:不行咱就转场了。转场什么意思?就是从广汉机场飞到附近别的机场去,别的机场可能是好天。其中,双流机场离我们四五十公里,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去的,但现在不行,来不及了。
我说不能变,就是考虑时间不够。我不是考虑第一架,而是考虑最后一架。这是一个机群,要再变方向,我再用十几分钟时间指挥飞机一架一架落地。那后面的飞机怎么办?当时,我就下决心:不管你是谁,我就指挥落地,出了问题由我负责。我没有一点儿犹豫,马上告诉教员,你们到停机线准备接飞机,我指挥飞机落地。
我很清楚,强行指挥飞机顺风落地是有风险的。通常情况下,按教规5米/秒以上的顺风是不允许落地的。飞机应该逆风起飞、逆风落地。为什么?逆风着陆、逆风起飞,就是为了增加飞机的升力。如果是顺风,飞机的升力相对降低,此时落地影响飞行安全。所以,教规上明确规定,顺风风速大于5米/秒,一般情况下是不准落地的,尤其是刚放单飞的学员。但那是一般情况下,特殊情况怎么办?
当时情况下,我宁可让飞机顺风落地,而不改变着陆方向。可话说回来,飞机在空中飞着,要让它安全落地,那么大的顺风,我真没有绝对把握。教员们都很担心,谁都不愿意离开,叫他们去接机现场,都不去。为什么?他们要看自己的学员落好了没有。他们的心也悬在空中,悬在单飞的学员身上。他们很担心,就看大队长怎么指挥了。
没有人反对了,我就安安心心地,一架飞机、一架飞机地慢慢指挥。我心里头很紧张,但指挥上还是很沉着,要给学员以精神上的安慰。我告诉学员:“你们注意,现在是顺风落地,但是没有关系,咱们的跑道有3000多米长,你正常落地就行了,你要听我指挥。”
根据我的飞行经验和当时的实际情况,三转弯的飞机离机场还有好几公里。我指挥各机把油门收光!为什么要收光油门?马上就到机场了,飞机位于很高的高度,到机场就完了,强行变换方向那不可以。所以,我就指挥收光油门,这是很正常的动作。
我确实真的用心指挥了,一点儿也不能含糊,甚至细到:再拉一点儿、再拉一点儿,快接地了,好、好,再拉一点、再拉一点……就这样,一架飞机、一架飞机顺利落地。落地以后,我就告诉学员:不要刹车、不要刹车,好,可以刹车了、可以刹车了……细到这种程度。我就指挥那么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最后一个单飞学员落地的时候是顺风8~9米/秒。这在我们的教科书上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如果当时我要放弃这个决定,指挥飞机变换方向,12分钟以后必定是大逆风飞行,那也是很难的。
单飞学员落地以后,我松了一口气,但是我并没有放松,因为空中还有5架教员带学员的飞机。在指挥单飞学员落地的同时,我已经指挥这5架飞机加入穿云航线,然后加入起落航线落地。这些教员我不怎么担心,都是带飞的,成熟一点。我说:你们都注意,现在顺风越来越大!很快,5架飞机都集中到T字布上边的位置上,一架接一架落地。前后也就是半分钟左右,这架飞机还没有脱离跑道,那架飞机就落地了。不到13分钟,12架飞机全部安全落地。从第一架飞机落地,到最后一架飞机安全落地,才12分钟多一点的时间。
最后两架飞机也很悬,倒数第二架飞机落地的时候有一点雨,最后一架飞机落地时雨已经很大了,实际上它是带着雨落地的。这个时候风大到什么程度呢?18米/秒!因为情况比较特殊,所以我记得很清楚:18米/秒的顺风,初教六也可以安全落地。
驾驶最后一架飞机落地的是赵留安,也就是后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党委书记。落地之后,飞机都不能滑行了。为什么?风速太大了,18~20米/秒的风,甚至20多米/秒的风,飞机转不过弯来。就在这个时候,瓢泼大雨下来了。好几架飞机还没有滑到停机线上,大雨就倾盆而下,指挥员都看不到飞机了。我就说,你们找个地方就地捆绑飞机,所有没出驾驶舱的飞行员一律不准出来,盖上座舱!这场大雨下了一个多小时,110毫米,真是瓢泼大雨。
事后,我对战友们说,你们看看,如果咱们再延长5分钟,这5架飞机都在大雨当中怎么办?怎么能落地?带飞教员也不能落地。如果变了方向,很可能七八架飞机都没了,我这个大队长也就报销了。
现在想起来,我全身都起鸡皮疙瘩。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时担着很大的风险。但如果不这样做,我就给人民造成了严重损失,那就成了罪人了。
(本文由北京文化硅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