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航空出行大众化 专家学者大家谈

2013年03月25日 17:00   来源:大连晚报   

  前言

  在策划这组报道前,本报记者分别走访、电话采访了大连和国内航空界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一些大连市民,感觉在面对与自身直接相关的航空出行大众化这一话题时,大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随后他们或来稿或来电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将航空出行大众化置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背景下加以阐述,有的从安全和服务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有的从文明出行视角提出中肯的建议。本报选取了其中部分言论以飨读者。史怡

  “飞时代”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一年恰好是目标中的“航空运输开始成为大众化出行方式”的开始。2010年,中国民航局提出《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出台了实施民航强国战略方案:持续安全战略、大众化战略、全球化战略。

  当年1月13日,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表示,到2020年,中国人均年乘机次数将从2011年的0.21次提高到0.47次,旅客运量超过7亿人次,“航空运输开始成为大众化出行方式”。

  近年来,国民经济迅猛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拉动了我国航空客流量大幅增加。为此,航空公司不断扩大机队,民营航空公司逐渐增多、廉价航空层出不穷,加之方便旅客进出机场的空地无缝隙衔接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为百姓航空出行创造了诸多便捷条件,航空出行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航空出行“大众化”目标不再遥远!我国2012年春运的民航客运量依然以7%的速度持续增长。从我市近几年春运和国庆8天长假的出行情况看,乘飞机出行的旅客人数已逼近乘列车出行的旅客人数,航空出行成为百姓旅游、探亲、出差的重要选择,显示了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廉价航空发展后,航空消费逐渐走向大众化的趋势。业内人士呼吁,“民航业应该提前为航空大众化做好准备”!航空大众化给大连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

  航空大众化将至,大连准备好了吗?

  本报从今天起继续推出系列报道《迎接“飞时代”》。通过聆听国内专家、管理者、学者、市民的心声和披露我市有关部门正在或将要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广大读者一起感受大连迈向2020年的铿锵脚步。(史怡)

  大家以为天空广阔,飞机似乎可以不受约束地飞行。其实不然,空中也有航路航线,飞机必须要遵守空中交通规则,沿着固定的航线飞行,及时听从指挥上升下降高度,调整速度。

  这是一项容不得半点含糊的工作,因为每一个失误都可能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