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健康体重管理、银发经济、中医药是高频热词。从全周期的健康体重管理方案,到科技赋能的智慧养老设备,再到焕发活力的中医药文化,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在进博会上集中亮相,展现出未来发展新图景。
健康体重管理
贯通全流程的多样方案
“如果你前一天暴饮暴食了,吃这个可以帮你的身体减轻负担。”这句吸引记者驻足的话,来自美国康宝莱公司展台。该展台工作人员在向参观者介绍,新一代代谢健康补充剂可以多维度支持健康体重管理及代谢健康。
拿起这包补充剂,记者仿佛找到了减肥捷径。该公司资深营养讲师周艳宇看穿了记者的心思,她提醒记者,该产品可为人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助力,但实现健康体重管理离不开自我约束和主动管理。
据了解,除了代谢健康补充剂,该公司还展示了个性化健康管理平台。这次展览是上述两款产品的亚洲首秀。康宝莱中国区总裁蔡孟红表示:“健康体重管理需要重视身体机能和代谢健康等基础维度,我们要帮助消费者建立科学、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
要实现健康体重管理,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还要提升对肥胖疾病的认知。在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展台,不少参观者通过机器预见“变胖的自己”。今年进博会上,该公司将“认知提升、科学治疗、长期管理”全周期场景引入展台,打造了肥胖症健康管理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轻盈小屋”。在其中的“认知提升”场景中,参观者通过人工智能(AI)视觉识别互动技术、科普知识及健康风险提示,能够直观感受到肥胖症带来的危害。其中的“科学治疗”部分则包括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两大场景,助力打造肥胖症院内外管理闭环,提升肥胖症管理的便利性、科学性。该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表示,“轻盈小屋”为公众提供了对肥胖疾病的全周期场景管理体验,可推动患者早诊早治、科学管理体重。
“运动半年,为什么体重不降反升?”“一直节食,体重为什么会反弹?”印着这些“灵魂提问”的展牌来自美国礼来公司的“身体抵抗解码展”,该展览旨在通过科普知识宣教帮助人们了解科学体重管理的方法。
“原来我的身体一直在和我作对。”“不能再节食了,我今晚就得好好吃一顿,还好今天来看展了。”在记者身后,几位参观者轻言细语地讨论着观展感受,科普效果立竿见影。
为推动落实“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本届进博会还在农食、医疗及消费品等展区集中呈现从饮食调控、科学运动到健康生活方式的全链条前沿成果。
在消费品展区,记者循着“AI体重管理新时代”的醒目标志,找到了乔山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展台。步入其中,记者如同到了健身房一般,放眼望去尽是各类健身器械。据介绍,该公司此次展出的AI体重管理系统融合物联网设备数据、用户行为分析及AI算法,围绕“体测—AI健康咨询—家庭场景训练—健身房场景训练—训练恢复—健康饮食”6个模块,可提供“AI﹢健康管理”沉浸式体验。
银发经济
既要有科技也要有温暖
在本届进博会上,银发经济成为不少展台的新亮点。众多企业纷纷亮出康复辅助器具、适老产品和解决方案,有的还开辟出银发专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走进美国强生公司的展台,记者看到多款致力于改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创新产品。其中,“臻无级”与“赛无级”两款人工晶状体尤其受到观众注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者采用全球首创的纯折射焦深延长技术,后者以“全视程”为核心、融合先进光学技术,这两款人工晶体均能帮助白内障及老视患者获得优质、连续的清晰视觉体验,显著降低对眼镜的依赖。
在创新孵化专区,一个体型小巧、身上屏幕不断变换拟人表情的机器人前围满了参观者。这款由加拿大可立克魔科技公司带来的面向“银发族”的家庭陪伴机器人ClickCopilot,此次在进博会上全球首发。它能实现在家庭空间内自主移动、巡航避障、主动发起交流和交互等功能。“‘银发族’往往面临语言表达和认知水平的退化,机器人则会主动问‘昨天中午吃了什么’‘地三鲜怎么做’等问题。”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何来晨介绍,此前的相关产品大多需要由用户发起“唤醒”提示,而该机器人能够主动寻找用户并发起交流,通过加强与独居老年人或日间空巢老年人的交流,提供陪伴和情感价值。“这里展出的不是冰冷的器械,而是温暖的伙伴。”何来晨说。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AI大模型、机器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导航等技术,该机器人能够在家庭、社区等场景进行巡航检查,在用户夜间活动时也能触发伴随观察,预防用户夜间摔倒并陪伴用户行动。若用户出现意外情况,该机器人可第一时间发起远程联络。
银发经济相关展品亮相多个展区。适老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侧创新,对接老龄化社会催生的消费需求。从浴室空间中配有扶手的淋浴凳、圆角设计的扶手脚蹬,到厨房空间里提供站立辅助器及座椅位置的设计……在消费品展区,这些适老产品尽显人文关怀。对倾向于在家中养老的老年人,瑞典宜家集团展台今年打造了一系列适老化区域,其外观和实用性设计可兼顾家庭不同年龄段成员的居家需求。不远处,还有日本松下集团为“银发族”打造的适老卧室空间。该空间里布置自动调节照明和温湿度的舒适睡眠系统、适老扶手及床垫等,还有为居家安全提供一定保障的新型减震地板。
中医药
在开放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行走在进博会热闹的展馆内,不时闻到一阵中药香。位于展馆步道层的“中医药非遗会客厅”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刘氏刺熨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刘光瑞正在展示中医药非遗技法,体验者是一名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年男性。为体验者刮痧后,刘光瑞手执梅花针轻叩,逐步进行刺血、火熨、药灸等。体验结束后,该体验者直呼“舒服多了”,直起身来向围观的众人介绍感受。
现场,刘光瑞还摆放了多部针灸相关书籍,助力文化传播。“进博会为中医药非遗传承提供了广阔平台,我们来既是亮相也是学习。”刘光瑞表示,这不仅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好机会,也可以在分享中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这几天,他与来自国内外的多名参观者进行了密切交流,也对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动文化出海有了更多思考。
“这是我们的院内制剂,包括密骨胶囊、参蝎止痛胶囊、养血软坚胶囊等。”一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高宁阳主任医师正在为参观者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氏伤科。石氏伤科将手法治疗与功法锻炼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治疗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骨伤科学术体系。
高宁阳介绍,此前的几届进博会上,石氏伤科等相关非遗项目已在部分场馆为参观者提供健康服务,今年则在“中医药非遗会客厅”有了更集中的展示。
记者看到,会客厅现场,曙光医院还带来了海派膏方、夏氏外科、徐氏儿科等多个极具地域特色的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体验中药口红等产品,品尝四季养生药茶,试玩中医药古法香珠,动手制作中药材香囊,与AI面诊仪“对话”……今年,进博会里的中医药元素愈发多样,国内外参观者对此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广东省展馆内,罗浮山百草油、狮马龙红花油等老字号亮相;湖北省展馆内,艾足贴、菊花决明子茶、乌梅膏、草本牙膏等中医药产品成为焦点。这些产品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健康服务、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价值,在进博会这个开放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