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科院预测中心2018中国经济预测(直播全文)

2018年01月18日 10:1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主题:2018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与高端论坛

  时间:2018年1月18日上午

  地点:中国科学院数学系统与科学研究院南楼219会议室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在新年伊始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经济网、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协办的“2018年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与高端论坛”。

  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汪寿阳研究员

  中国经济网总编辑 崔军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 汪同三研究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 祝宝良研究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任若恩教授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经济学家 陈锡康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翠红研究员

  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多家国内外媒体以及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领导和朋友。我谨代表主办方向今天到会的各位嘉宾、新闻媒体以及长期关注并支持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的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今年是我们预测中心可以说连续第12个年头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报告,我们的预测报告都是在每年的年初向全社会发布,报告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关键领域,为国家宏观经济走向实时把脉,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支撑。

  下面,我们首先有请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研究员上台致辞,掌声欢迎!

  汪寿阳:尊敬的汪同三先生、任若恩先生、祝宝良先生、尊敬的崔总,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欢迎各位嘉宾、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参加“2018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与高端论坛”。

  刚才预测中心主任助理王女士介绍了,这是我们第12个年头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宏观经济的若干指标预测报告。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是在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先生的亲自提议下成立的,也是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指导和领导下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

  今天在座的汪同三先生是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席,在很多部委的支持下,在各界各国经济机构的合作下,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像我们我们当年成立这样一个中心所设定的目标在不断的迈进。当然我们中心的定位是作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预测研究中心,为中央和政府进行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建议,针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问题和基本科学问题开展预测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创新研究,以推动预测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通过研究生计划和短期培训等方式为中国和国际社会培养经济预测与社会预警领域的高端急缺人才。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最具影响的主要预测研究中心之一,成为预测理论和方法领域在国际上最具影响的科学研究中心阵营,成为国际上在经济与社会预测领域的一个高端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经过12年的努力,这些目标基本上实现了。

  所以在此感谢汪同三先生、任若恩先生、祝宝良先生,当然还有我们预测中心的陈锡康教授等若干知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数学家的共同努力,使得我们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在各个方面的工作得到了中央主要领导,得到了各个部委的好评与关注,得到了国际社会极大的关注。当然也离不开媒体界朋友的帮助。

  这12年来中国经济指标的预测发布,像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经网是我们长期合作的伙伴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其他媒体像光明网等等给我们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我记得前年光明网有一篇报道我们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的报道,是为中央和国家决策提供靠谱的经济预测和重要依据,这是对我们很好的褒奖。我们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在汪同三先生、任若恩先生、祝宝良先生一大批著名学术委员的指导下,与国内外经济预测机构共同努力,使得我们的预测更靠谱,再次感谢今天参加会议各位嘉宾、各位领导,感谢媒体界的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汪寿阳主任的精彩致辞,下面有请中国经济网总编辑崔军先生上台致辞!

  崔军: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参加本次论坛,我到中国经济网工作九年多了,这是我们第九次协办这次论坛,我们确实是长期的合作伙伴。作为中国经济网的总编辑,我经常被大家问到一个问题,你说说最近或者下一步中国经济形势如何,我经常的答复就是据中科院预测中心的预测如何,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是国内外预测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重要智库,在推动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预测科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央和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和经济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连续多年所做的经济年度预测报告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精准度,也就是刚才汪寿阳主任说的很靠谱。

  中国经济网高度重视对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的各项研究成果的报道,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经济网的专业水准。近年来中国经济网确立了移动化、专业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各项工作也都有了新的突破。

  目前手机端已经成为我们传播的主要渠道,这和我们九年前初步合作不一样了。刚刚公布的数字显示在中国经济网微信公众号在全国近千万个微信资讯类排名第25位,当前移动互联网领域重点发展的方向是手机直播和短视频,今天我们用了中经云端产品对本次论坛进行手机直播,手机直播非常方便,也欢迎大家用微信转发让没有到现场的人也能够看到现场的实况。

  最后,预祝本次预测发布和高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崔总编辑,我们的经济预测工作也得到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每年都会出版一本专著《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在此我们向科学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2017年可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崭新的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应该如何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如何解读开局之年经济政策动向,如何判断未来经济形势,我想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以及关心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都迫切想听一听来自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高端智库以及知名经济学家的声音。

  下面我们掌声有请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翠红研究员发布2018中国经济预测报告,掌声欢迎!

  杨翠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和同学,各位媒体界的朋友,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来到现场,我也很荣幸能代表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来发布我们对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

  我们的预测发布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GDP增速的预测,第二部分是投资消费、进出口。第三部分是国内物价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测。第四部分是房地产行业走势预测。第五部分是农业,主要是粮食、棉花和油料生产形势预测。

  我们先看一下GDP的增速,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国家GDP增速将呈波浪形下降的态势,有以下几个依据和分析。首先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人均GDP或者人均GNI的提高,经济增速呈现下降的态势。我们可以看到人均GDP和经济增速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右边这个图我们归纳了四类国家,低收入国家、中下等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

  我们看一下国内指标的情况,首先近年来中国的资本系数增大,新增单位GDP需要的资本,我们可以看出从2010年资本系数是4.52到2016年已经快速增加到了6.59,这也会促使经济增速的下滑。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投资率下降,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投资率是47.9%,2016年已经逐渐降低至44.2%。

  第三个因素中国人口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减少。

  第四个因素是居民收入增长内需增长相对缓慢、产能过剩等等因素,这都会造成中国GDP增速的降低。

  外部环境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不景气也会影响我国的外贸环境,美国和欧盟等等一些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扩大也影响我国的外贸环境。

  我们看一下具体的特点,首先我们的增速会逐步下降,但是同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比较高的。第二个特点下降速度较为平稳,一般情况下变动幅度比同等发展水平要小。第三是虽然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但是短时期当中由于各种有利因素的影响,也会呈现上升的可能性。

  具体的预测结果,我们对未来25年做了预测,首先十三五时期我们预测年均GDP增速是6.7%左右,本世纪二十年代2021年到2030年年均GDP增长是5.9%左右,2031年到2040年年均GDP增速是4.9%左右。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两年,2017年的情况,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好于上年同期,而且远好于去年年初的预期,体现在生产需求增速稳定,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物价温和上涨,国际收支有所改善。一、二度季度GDP同比增长6.9%,第三季度6.8%,第四季度是6.8%,全年达到6.9%。

  展望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和国际经济形势以及中国外需情况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预测2018年经济走势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政府将继续贯彻稳重求进的总方针。第二个前提条件是国际经济轻视和国外的经济形势不会发生严重的贸易战,我们要时刻提防美国新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18年中国周边地区在不发生重大局势变动的情况下,这是我们预测的第三个前提。

  具体的基于以上分析,以我们的模型结果,我们预测2018年GDP增速,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初步在6.7%左右,略低于2017年,但是实际上还是不仅仅远高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速,也分别高于中上等收入、中下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增速,属于名副其实的中高速的增长。

  我们再看一下全年的态势,预测2018年全年的经济将平稳发展起伏波动的变化不大,也是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一季度6.8%,二、三季度6.7%,四季度约为6.5%。

  第一产业增加3.6%,比2017年低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6.0%,也比2017年低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是7.8%,比2017年低0.1个百分点。

  我们再看一下三大需求,对于GDP贡献率如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6.8%,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投资的贡献率约29%,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进出口贡献率是3%,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最终消费的贡献率将小幅上升,对资本形成的贡献率有所下降,进出口的贡献率持平略降,这是GDP的预测。

  第二部分看一下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先看投资,2017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是总体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稳,结构优化。从三大结构来看,各个产业内部投资结构也在优化,再看一下民间投资,增速虽然比2016年有所提高,但是增长依然乏力,未来还有一些着力点。第三是实际到位资金整体回落,但是年内呈现了前低后高的态势,投资资金不足的情况有所缓解。最后一个是施工项目计划投资增长较快,但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项目回落。

  我们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小幅回落,全年增速7.1%左右。我们预测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从一季度开始有望止降回稳,全年固定资产增速约6.4%,但是结构也将继续改善,我们再看一下投资的具体类型。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和2017年预测15%左右,相比将略有下降,房地产增速5.7%左右,低于2017年。制造业2018年投资增速约为4%左右,大体保持平稳的运行态势,2018年民间投资增速可能将和2017年持平或者是略有提高。

  最后,我们看一下2017年投资到位率的情况不是特别好,2017年投资到位资金增速约在4.8%左右,为本世纪以来最低水平。2018年资金来源也难有比较大的起色。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给出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4%。

  再看一下消费,2017年消费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比如说11月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10.3%和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网络销售增速非常强劲,其中实物商品29.1%,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高达52.8%。另外一个特点是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8个百分点,我们从消费者来看,消费者预期指数、满意指数和信心指数在2017年红色的右侧,一直在不断的提高。所以说从现有的数据来看11月份略有下降,但仍处在比较高的位置。

  其他方面医疗保险、居住、教育、文化、娱乐和交通通讯类消费明显增加。还有一些比如说旅游+模式孕育出了旅游的新业态,也促进了农业、林业和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的融合。我们预测2017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将保持平稳的增长,同比增速会9.0%左右。

  展望2018年的消费态势既有促进消费增长的因素,也有一些制约因素。促进消费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近两年消费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有利于提振消费者的信心。二是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平稳,也是释放消费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养老服务将成为未来扩大消费的新动力,目前基本养老基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2016年已经达到89.5%,2011年只有74.2%,可以说快速上升。其他的因素比如说2018年旅游业将全面快速增长,有些预测显示短租市场交易规模可能是2016年的近2倍,新兴业态比如说共享经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移动终端的输入也会促进新业态消费的增长。

  还有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的质量和健康,会对层次更高、覆盖范围更广、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会增加。制约因素实际上有一些是老问题,比如说一是居民收入与政府消费支出增长相对缓慢,二是中小城镇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还有一些管理机制不完善。比如说金融、物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新的消费领域还有一些管理机制不完善。此外一些优质的供给,比如说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一些不足,也会成为制约消费的预测。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速和2017年基本持平,同比增长约为9.1%,比2017年增长0.14个百分点。

  我们再看一下外贸形势,总体上来讲2017年外贸形势是非常好的,进出口稳定增长,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几个层面。一是出口,我们的外部需求向好持续复苏,2017年达到7.9%,由于国内经济稳中有进大宗商品价格也有所回升,推动了进口的增长,2017年以美元计价中国进口值增速达到17.9%,其中价格是主要的贡献者,价格对于进口的贡献率是52.6%。

  分贸易类型,一般的贸易占比持续上升,资本密集型积淀和高技术产品复苏势头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欧盟、美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占比基本保持稳定,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增长相对来讲比较显著。展望2018年中国外贸形势总体较好,预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我们先看一下出口方面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首先全球经济逐渐从危机中复苏,外部需求回暖,会支撑我国出口增长。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比如说美国的经济复苏比较强劲,减税政策有利于消费的增长和私人投资。我们看一下欧盟经济体也是在持续改善,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日本的经济虽说基础相对不稳,但是在全球向好的态势下,也会有望实现温和的增长。

  新兴经济体,虽说个体有所分化,但是总体上实现继续的增长,继续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但是也有一些制约因素。比如说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向低成本的经济体转移,还有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回流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我国出口企业的压力。还有一个因素特别不容忽视,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回归,会导致我国贸易环境的恶化。

  进口方面的影响因素,总体来讲国内经济继续稳中有进,向高质量的增长转变。全球商品市场尤其是资源型产品它的价格还将上涨,进口价格也将走高。但是对于进口的拉动效应弱于2017年。

  第三个因素2018年货币政策将回归稳健,同时预期基建投资增速将放缓,对进口的拉动也会减少。还有一个因素2017年我们国家进口基数比较高,同时也增大了2018年进口高增长的难度。

  基于以上分析和模型的结果,我们的预测如下,首先按美元计价的结果,201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为7.2%,进口增速将略高于出口增速,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增长7%和7.5%左右,贸易顺差约为4400亿美元。

  按人民币计价的结果,预计201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约29.5万亿元,其中出口总额16.2万亿元,增长5.1%,进口总额约为13.2万亿元,增长约6.2%,贸易顺差约3万亿元。

  下面是第三部分国内物价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预测,首先看一下2017年的情况,2017年中国物价走势总体是平稳的,两个方面,首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受食品价格下跌等等一些因素的影响。2017年CPI低位运行,涨幅比2016年回落了0.4个点。

  再看一下工业领域,受燃料、动力、原材料价格齐涨的拉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M和PPI持续走高,出现较大上涨。

  2017年中国的CPI和PPI明显背离,展望一下2018年物价走势以及它的影响因素,有三大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一是国际市场,我们看一下国际市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虽然有一些上涨,但是总体上来讲还是保持稳定的,一些原材料的价格已恢复至历史均价的水平,继续上涨的动力不是很足。

  再看一下国内,国内是需求总体温和,经济增速可能小幅回落,从供给侧来看,供给侧改革的效应趋弱,对于物价上涨的压力趋小。

  再看一下主要领域,重要波动领域价格分析情况,一是猪肉的价格将走出下跌周期,这对CPI有一些影响,二是服务产品的价格将继续上涨,三是成品油价格也将继续上涨。铁矿石和钢铁的价格将趋于振荡,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以及我们建立的模型,我们给出的预测结果如下。

  2018年主要指标的预测结果,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全年上涨约1.9%,翘尾因素影响的是0.8,PPI全年上涨约4.2%,翘尾因素的影响是2.8%,PPIRM全年上涨约4.8%,翘尾因素影响3%。我们再看一下全年的走势,三大物价指数月度同比涨幅高点预期出现在年中的6、7月份。

  再看一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上来看2017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全球经济增速企稳同比呈小幅上涨的态势。代表CRB商品期货价格指数2017年比2016年约1.9%,能源、有色金属来看,2017年WTI原油期货价格均价比2016年上涨17%,上涨比较明显。有色金属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价格比2016年上涨27%,涨幅比较大。

  再看一下农产品,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玉米和小麦的均价跟2016年基本持平,大豆的均价还有所下降。

  我们再看一下2018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展望2018年总体的判断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上涨,首先支撑它上涨的因素是全球经济增速将加快,会支撑对大宗商品消费的需求。

  另外一个方面,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退出,全球货币政策将继续收紧,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

  我们再看一下2018年国际大宗商品的供需状况,不同的大宗商品来看预计2018年全球的原油市场有望实现供需平衡,一方面OPEC原油减产,全球经济加快,原油有望恢复供需均衡,支撑油价的上涨。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美国页岩油的产量有可能继续增加,将抑制油价上涨的幅度。

  铜市场,预计2018年全球铜市场供需将保持紧平衡。2018年全球农产品供应过剩,这些因素会抑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但是原油价格的上涨会提高生产成本,但是会抑制农产品价格下跌。

  基于以上分析和我们的模型结果,我们对2018年的预测结果如下,CRB商品价格指数,我们预测2018年将达到194,比2017年增长5%。原油我们预测2018年达到每桶均价60美元,比2017年增长18%。铜的均价预计每吨6900美元,比2017年增长11%。

  农产品市场,预计2018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维持底部振荡的走势,我们先看一下CBOT的大豆和玉米,分别是980美分和360美分,与去年基本持平,小麦的均价是450美分,比2017年上涨3.2%,总体来讲涨幅较小。

  第四部分是房地产行业走势的预测,非常简要的回顾一下2017年的情况,总体来看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房地产新增供给增速呈现下降的趋势,商品房的存量供给增速持续下滑,市场去库存的成效比较显著。

  从商品房销售来看,同比增速持续回落,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9%,这是1到11月份的数据。销售额同比增长12.7%,都是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商品房销售的均价呈低速增长的态势,2017年的情况。

  展望一下2018年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十九大报告当中对住房的属性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强调了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去投资化趋势,这是第一个最主要的因素。第二个是住房租赁市场将成为今后住房制度建设当中的重点,这也有效缓解部分热点城市住房市场的供给压力。第三是全国商品房的存量供给持续下跌,市场去库存成效显著,会影响2018年房地产市场。第四是土地购置面积持续增加,会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第五是短期内刚性的需求与改善需求仍是支撑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城市房价增长的趋势,但是会有所减缓。

  预测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仍将处于低速增长的全年投资5.7%,增速比2017年下降1.8个百分点。2018年商品房销售处于低速增长的态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3%,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商品房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0.2%,增速下降2.3个百分点。

  我们再看一下价格,预计2018年商品房销售的均价每平方米将达到812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7%,增速下降约1个百分点,这是房地产的情况。

  最后给各位发布一下我国粮食、棉花和油料生产形势的预测,总体上来看2017年我国粮食实现了持平略增的态势。2017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虽是下降,但是由于单产增幅较大,产量同比增长2.7%,油料形势还没有出来,预计2017年我国的花生播种面积增加、油菜籽播种面积下降,油料产量同比增幅2.4%。

  展望2018年的情况,中国粮食生产既有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有利因素:中央会继续重视和加强对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及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价格相对稳定,玉米价格这段时间在企稳回升。种植结构优化,高品质粮食种植面积明显提升。同时我国粮食生产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比如说稻谷和小米最低收购价,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带来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同时持续降雨导致冬小麦的播种面积略减,国外廉价粮会影响我们国民种粮的积极性。

  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可能会持平,呈现略增的态势。如果不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天气正常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将持平。

  我们再看一下棉花,预计2018年棉花的播种面积略减,但是棉花产量略增,依据主要是这么几点。一是2017年棉花价格始终稳定在高位,虽然有振荡。但是会有效刺激棉农的种植积极性。新疆棉区占比持续增高会带动棉花单产的增高。国际贸易形势呈现复苏的态势,棉纺织整体的趋势向好。

  最后看一下油料,预测2018年我国的油菜籽播种面积会继续减少。虽然2017年油菜籽价格有所回升,但是不能有效提振农民种植积极性。再一个是花生,预测2018年我国花生的播种面积将继续增加,这几年来花生的价格比较好,2016年的时候花生的价格持续回升,虽然2017年花生的价格有所回落,但是种植收益还是很好的,还会有效的维持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测2018年天气正常的情况下,预计2018年油料会实现增产,这是我发布的内容。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预测,各位来宾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我们的新闻通稿,我的发布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关注。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翠红研究员的精彩发布,更多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关注我们即将出版的新书《2018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我们下面进入中国经济形势高端论坛环节,我们今天非常有幸邀请到了三位非常知名的经济学家来跟我们分享他们对于中国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的看法,下面的时间交给第二阶段的主持人汪寿阳主任,谢谢。

  汪寿阳:刚才杨翠红副主任代表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就中国宏观经济的若干指标发布了我们的预测结果,我相信各位媒体有很多问题,媒体朋友提问之前请三位嘉宾来分享他们对中国经济的判定。

  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员、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汪同三先生分享他的观点,大家掌声欢迎!

  汪同三:谢谢汪寿阳主任,我很荣幸从中科院预测科学中心成立之初一直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一直到今天。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做的预测,我体会有两个重要的特色。

  一是它有强有力的科学研究作为基础来支撑它的科学预测,这一点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先进的科学研究机构。在中科院的基础上汪寿阳主任搞的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应该说在国内他的预测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是首屈一指的,在国际上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有这样一个预测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强有力的支持,他的预测结果肯定具有更好的可行性,这是第一个特色。

  二是他不是单纯的做研究,而是一直在为我们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力,它和各个有关的部委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能够得到非常宝贵的数据,更重要的是直接为我们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服务。他的服务对象包括了我们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政治局常委对于中科院预测科学中心报告的批示,我想已经有三位数了,这两个特点是值得我们国家从事经济预测工作的同志们学习的,也希望中科院预测科学中心能够发扬光大,在它未来的工作和发展中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今天我讲点什么呢?我讲两个问题:

  第一,世界经济环境和我们中国的经济预测。

  前天我参加国家发改委关于“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分析现在我们的外部环境和当初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来认识,在新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比如说美国当初都说希拉里胜算率很大,最后选上了特朗普。欧洲特别是英国它要搞一次大选,英国首相认为公投的结果肯定是不投,结果没有想到公投的结果是脱欧,首相辞职了。新上任的首相,他的政治态度是反对脱欧的。但是现在又让他来主导脱欧的进程,所以这给整个欧洲和整个世界经济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变化。这一两年我们周边的朝鲜核问题、导弹问题极具复杂化,这也是在我们“十三五”当初规划的时候所不存在的情况。

  所以这些外部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我们的经济预测肯定产生影响。特别是现在美国的政策,其实它的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是相互矛盾的,它的货币政策是要升息,是一个紧的方向。而它的财政政策是大规模的减税,是松的方向。这两种不同方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特别是2017年我们对美贸易顺差又增长了13%,又给特朗普美国第一的政策,他会对这样一个13%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增长做出何种反应,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特朗普他不给你讲人权的问题,不在这方面给你找麻烦。大家在经济问题上,他美国第一的态度是相对坚决的,这都会对我们的预测产生影响。

  应该说现在的世界经济进入了微弱的上升趋势,虽然微弱但是它确实进入了上升趋势。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动是四个阶段,繁荣、衰退、箫条和复苏,确确实实我们可以看出很多这样的四个阶段。从繁荣到衰退、箫条、复苏,现在从08年、09年美国金融危机到2010年前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是地方经济从繁荣走向箫条,经过衰退到箫条的过程,到现在已经十年时间了,从周期的角度来看,确实西方经济是要进入复苏阶段的。而且一些实际的数据也支撑我们做出这样的一种判断。

  几大国际经济组织,比如说世界银行、联合国他们对这几年世界经济的预测都是一个微弱的向上的趋势。在这样一个趋势下看到中国的经济,我发现有两个问题很有意思,一个就是我们的预测,包括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的预测方向都是和世界经济的方向相反的。大家在预测世界经济时是微弱的上升,但是预测中国经济时总是微弱的减速。

  随着绝对值中国还是最高的,但是这个方向在过去的一两年,包括2018年都是说当年要比上一年低一点,对世界经济的预测都是当年要比上一年高一点。但是实际执行结果是什么样呢?中国经济又是当年比上年高一点。2017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今天统计局就要公布了,这个数李克强总理在湄公河会上已经说了是6.9%,比去年的6.7%就高,今年的6.7%又比前年的高。

  所以说这是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就是在预测的时候中国经济的方向和世界经济的方向相反。但是对实际的执行结果又都是比上年要高一点,这也给我们的经济预测,特别是经济分析提出了新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课题。

  按照经济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方法,ECM误差修正机制,ECM它是要分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的来加强用经济计量学预测的科学性。现在我们要研究一下方向,我们的长期趋势到底是什么,是在往下走,还是进入了向上走的这样一个阶段,还是保持平稳的趋势,对于GDP增速的具体数字,我们只是拿短期波动去解释,把它解释成长期趋势,还是把它解释成短期波动,都给我们提出来新的问题,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是关于数据,我们从去年就看到新闻报道,辽宁说他们的数据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好事,是我们落实从严治党、依法治国,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是一个好事,也是破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的措施。

  最近我们又看到一些新闻,内蒙、天津最新的是山东数据都出现问题,它们要往下降。国家审计署在审计中也对吉林、云南、湖南、重庆的统计工作点了名,要注意你的问题。有的机构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但是天津的GDP占全国的2.3%,内蒙是2.32%,这两个省市已经下调了数量,已经影响到了全国GDP的0.8个百分点。

  刚才讲到审计署点名的那些省,再加上辽宁、天津和内蒙古,他们的GDP已经占到全国的17.6%,这种大规模的调整对于整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肯定是有影响的,这些数字还没有包括山东,山东现在的省委书记是原来审计署的署长,他到山东以后对数据核实的目标抓的更紧,这给我们做预测的又提出一个挑战。我们应该讲这些省市区,它们对于数据的表征是好事,是我们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一个重要成果,也为我们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基础。但是对于我们依靠统计数据进行经济预测的结果来说,你如何应对这样一个挑战,这都是我们遇到的问题,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汪寿阳:特别感谢汪同三先生的分享,汪老师不仅就中国经济形势、世界经济形势带来新的判定和蓝图,同时对经济预测工作提出了很多全新的问题,非常感谢汪老师,我们以掌声再次对汪老师表示感谢。我们请出的是著名经济学家任若恩教授,他也是我们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老朋友,给予我们长期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今天请他押轴演讲,我们掌声欢迎任老师做精彩演讲。

  任若恩:谢谢中心的邀请,每年都有机会来学习,还能见一见几位老朋友。刚才汪老师和宝良都讲了,2018年经济形势单位代表机构预测我们已经很清楚了,我下面稍微讲一点长期的问题。

  我先说三个对宏观经济,当然不是局限于明年,对未来几年的判断,我认为有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金融风险。

  第二,金融风险事件。

  第三,金融危机。

  我想这三个概念一定不能混绕,我的基本结论是金融风险无处不在,而且永远伴随。二是金融事件总是会发生,比如说爆仓了或者是违约了,或者刚兑做不到了。但是我认为在未来可预见的几年金融危机没有了,当然中国的高债务问题已经谈了很多年,国内、国外都在谈。刚才宝良也提到IMF的分析,我个人认为他们的方法是有问题的,这是现在很多研究中心经常用的,就是把债务存量的总数和GDP做一个比较,然后得到一个比率。我本身认为存量和流量是不能比的,债务是存量,GDP是流量。所以看一个国家是否债务特别高,要在国家资产债务表下看,要看一个国家的资本结构,特别是债务问题本质上是信用风险的问题,所以它要分析你债务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所以仅仅看债务本身的存量,它是风险暴露的概念,这全是风险管理上的概念。但是我觉得完全适用于一个国家的债务问题,所以关于这个结论现在我仍然坚持。

  第二个是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升值,我也讲了很多次了,我至今仍然坚持,所有那些认为人民币应该贬值或者将会贬值的说法,我都不认同。但是在这件事上,我有我自己的一套分析方法,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我用购买力评价的概念来探索长期购买力评价和汇率之间的趋近。中国按购买力评价现在是第一经济大国,我喜欢说这个概念。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力速度,仍然比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要快的多,这就是升值的基本。

  原来我们跟科学院寿阳和杨晓光教授牵线,我们有机会跟央行、银监会做过研究,就是做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我认为那个表是范围最广泛、数据最坚实的一个表,我们做其中的一部分,做备忘录下,是讲未来或有债务。其实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社保,对社保中的养老。再一个是医疗保险,我们也采取最宽泛的口径,就是把新农合所有都放进去,根据我们的算法,未来七十五年是在一个相对可控,现有体制如果不变的话,是在一个相对可控的状态。当然这不说明现在我们的社保体系没有任何改进的余地,还有很多改进的余地。

  所以在今后改革的时候确实也要评估它的收益和风险,但是目前的状态我们认为从整体来看,风险还处于可控,比很多国家要好的多。最恶劣的是美国,现在美国的或有债务,根据美国学者的评估在70万亿到200万亿之间,比它的显性债务要高的多,显性债务是20万亿,这是我们理解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

  下面我利用今天的场合,把我最近思索的一点事情讲一讲,请大家批评。我认为所谓自由市场经济,它讲的是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面对的挑战,我把它归纳为两个挑战,我介绍一下我最近看到的历史经济学家和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它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想传达的信息,中国未来在中长期能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我相信我们的问题就不会特别严重。

  这是2010年出版的一本书叫《八百年金融荒唐史》,讲了欧美八百年金融危机的情况,你可以看到从奥地利一直到美国、英国都是反复发生金融危机和衰退。

  第二个工作就是在09年发表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做的14个发达国家,140年的经济数据,他们的结论是这样的,一共发生了79次系统的金融危机,发生最多的是意大利,其次是美国,还有丹麦、西班牙这样一些国家。按照它的数据,全球性的危机在这个数据里发生过五次,离我们最近的是08年这次,倒数第二次就是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等等。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至今这些发达国家实行自由经济市场国家,没有走出周期性的衰败和金融危机,金融学家对这个的研究,我认为最有启发性的是下面这四位,第一位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产生在大萧条,有人要埋葬凯恩斯,他是不能埋葬的。第二位金融不稳定理论,最后两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人性和动物精神,这个概念是凯恩斯提出来的,最后这本书用动物精神来解释全球经济的问题。所以我想反复出现的周期性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衰退是跟人性有关的,就是人太贪婪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物理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有名的像金融泡沫存在一个对数周期幂律,现在专门有一个中心在做。另外也有很多物理学家认为,金融危机跟服从爱因斯坦分布,这些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是很了不起的,任何理论再漂亮一定要有仿真的实证和数据的验证。所以我认为能不能打破周期现象,对中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他那些发达国家至今看不到他们能打破,所以我考虑中国的中长期问题,如果中国能打破,这是一个极大的福音。所谓打破就是在5%到6%这个地方稳住,再有多少年我们就打破了。

  我认为自由市场经济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收入和财富的不公平,我先介绍一下去年斯坦福的历史学家发表的一本书,不平等的历史是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跨度非常大,但是它的结论十分悲观。他认为历史上的经验证明,要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只能通过一些非常暴力的手段,在他的书上叫四匹黑马,一是战争,二是革命,三是国家失败,四是传染病,这个结论非常悲观,但是这是一个严谨的历史学家。所以你还得对他的结论有所尊重,当然我一会儿要讲可能有特例。

  再一个是一般性的数据,这是很典型的基尼系数,这是G7国家的基尼系数,现在看来美国的问题比较大。这是美国经济学家们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收入分配的研究,从1910年到2010年一百年来,总体上是在上升,这个大家都感觉到了,除了收入以外,现在兴起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收入分配情况,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阿根廷和哥伦比亚,总体上在1980年代下降以后,最近二三十年也是在上升的。

  现在他们的研究重点,除了收入分配以外,还有财富的问题,财富分配现在可能更严峻,而且过去我们都是说收入的不平等导致财富的不平等。现在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财富的不平等导致收入分配更不平等,财富本身有自己继续扩展的能力,这个有很多数据,包括2008年以来,大家知道美国的股市现在已经涨了八年了,结果是所有手里有股的财富的人在大幅的上升,最典型的是巴菲特,普通人如果你不在那里面,你的收入是没有涨的。美国的人均收入,如果把税的因素考虑到,再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到,有六十年是没有涨的,可能部分解释特朗普耸人听闻的语言,为什么能够获胜。

  这个研究很有意思,我找到少数在科学杂志,我们做理工科的都知道,发表了了一篇经济学论文,就是美国梦在失落。美国梦通常认为子女的生活总要比父母好,如果每一代都是子女比父母好,这个国家就非常有朝气。按照他们的研究1940年代的时候,大概有很大比例的子女生活会超过父母,但是到了1980年代以后又超不过了,而且对那些收入特别低的人来说,他们超过父母的可能性更小了,这是经济学家提出的问题。

  如果一个社会再阶层之间不能流动,这个社会阶层是固化的,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中国现在我没有做这种研究,但是我的感觉,我们的子女还在超过父母,这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关于经济学家这方面研究最有影响的就是匹克迪,这本书全球出版了200万册,那本书非常难看懂,700多页,充满了数据,所有人都感受到他那本的力量。最重要的结论对我们来说,经济增长本身不能消除收入不平等。

  最后,我再说两个我最近看到的上面是化学家,下面是物理学家的结果,他们的结果非常有意思,我们传统认为收入分配是一个分布,他们认为是一个结构化,就是高收入有一个分配,中等收入又有一个分布,低收入又有一个分布,然后他们做了很多国家的验证,他们大概做了67个国家的验证,他们找世界上哪些国家是相对公平的,哪些国家是非常不公平的。

  所以我感觉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来探索这个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来相互的交流。

  对于我刚才说的两个问题,我稍微说一点看法,怎么办?第一个问题,最近有一场争论,某些企业的大佬提了一些看法,然后经济学家们反驳。我直率的说双方都没有把问题说清楚,我觉得应该回到1920年代、1930年代社会主义核算论战的问题,经济学家从大萧条开始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能让经济走出周期的波动,走出反复的危机。

  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现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预测技术、人工智能这些手段,我觉得需要把现代科学手段来更多的参与宏观经济管理,我需要证明的就是靠放任的市场经济是不成立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历史的分析、理论的分析都证明这一点。

  第二个介绍一下今年刚刚发表的世界不平等实验室2018年报告,这个表说的是整个人口中最高收入的10%,它所持有的收入占比,在这方面当然数越低越好,越低就是欧洲,欧洲只有37%,中国还错紧接着欧洲,最糟糕的是中东61%,所以我觉得中国在解决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问题上是有基础的,但是需要高度重视这件事。

  最后,前面的研究当中认为,现在收入分配相对公平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这些国家它们的情况是不错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有标杆,我们跟欧洲刚才那个表差4个百分点,所以如果我们从中长期来说能够走出那个循环,走出不断的金融危机、金融衰败的怪圈,同时我们追求更加公平的社会,我相信对所有人都是值得期望的,谢谢。

  汪寿阳:特别感谢任若恩教授的分享,任老师就两个重大的问题谈了一些国际上的研究,也谈了他的看法,当然对我们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包括有不少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对他们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很重要的课题,感谢三位著名经济学家的分享,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三位精彩的演讲。

  下面我们进入到媒体和嘉宾、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老师互动环节,媒体界的朋友请提问。

  提问:大家好,我来自新华社,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2018年中国经济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第二个问题,刚才我们预测2018年经济GDP增速是6.7%,我想问一问有没有可能实现更高的增速。

  陈锡康:这个问题很好,2018年我们国家有没有可能实现更高的发展速度,我感觉可能性不能说没有,是有可能的,差距不会太大。根据我们的测算,现在我们预测2018年是6.7%,有可能到6.8%或者6.9%,但是可能性不是很大。一般来说我估计到6.8%-6.9%就差不多了,我们国家现在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习近平同志十九大报告当中就提出来,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主要看什么呢?我感觉到一定要看它的生产跟需求的矛盾解决的怎么样,而不是看其他方面,其他方面作为参考,我们国家深层次的矛盾还是很尖锐的。所以广大的农民工在城市里面几乎住在狗窝里面,住房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非常强烈的,我感到现在我们国家需求很迫切,对住房的需求,对健康方面的需求很迫切,这几方面的需求强烈的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说我们国家有可能保持6.7%或者稍高一点,也可能稍低一点的发展速度。我感到比6.7%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这是我的看法。

  201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很大的,就像我们说的三个前提,杨翠红教授已经讲了,我们国内的政治、经济要保持稳定,这方面并不是没有挑战的,是不是有可能发生金融危机。我感到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不能说没有。再一个就是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有没有可能,我感觉大规模的贸易战,根据我们的分析可能性非常小。但是中等规模跟小规模的贸易战很可能发生,这种贸易战会打乱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台湾海峡、南海是不是有可能发生局部战争,可能性不能说没有,特别是朝鲜现在的形势不错,但是业绩方面都给我们国家2018年经济发展形成了挑战,我们要面对这些挑战,希望我们在中央的领导下,我们要把这些挑战逐步的加以消除,使得我们的经济能够平稳较快的发展。

  提问: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汪老师,老百姓感觉楼市和房地产对GDP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现在楼市的发展情况对于2018年来讲是什么样的,如果楼市不如以前,2018年的经济发展会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呢?

  汪寿阳:其实刚才杨翠红副主任预测报告发布,其中有一部分的内容是关于2018年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报告,我想请李晓婷老师回答更合适,因为她是这方面的专家。

  李晓婷:谢谢你的问题,因为我们今年的房地产市场预测基本方向还是以稳定为主,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依据。

  首先,从政策方面来讲,2017年房地产市场成绩,大多数体现在销售、房价基本企稳,可以说这一段房地产调控目标已经起到比较好的阶段。2018年的政策基本上不会放松,但是更不可能再重解,这是我们对于稳定市场政策上的支持。

  从供需两方面来讲,刚才记者朋友也提到了,房地产对经济作用方面更多体现在投资环节,我们对投资的基本预测它的速度仍然保持在低速,而且肯定在10%以下的增长区间里面,但是也不会过度悲观。所以我们给出的预测结果大概是5%到7%之间,我们经过多方面的研讨定在5.7%到6%的区间内。所以它对于经济的贡献,我觉得“十三五”期间稳定在一个百分点以下,但是是基本稳定的趋势,不会拖累经济,这是我们对于房地产市场,在投资环节以及它对于经济的作用方面给出的判断,我们是基本支持经济增长6.7%左右的贡献,我们房地产在里面能起到稳定支撑,但绝对不拖后腿的作用。

  明年我们对于销售的增速上,我们认为不如2017年,但是我们也不用过度悲观。总体我们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增速大概是3.7%到4%,基本能够实现国家慢慢住有所居,更多人能买起房子的态势,这是我们房地产部分的回答。

  记者:刚才专家提到过一带一路对我国贸易的影响,能不能请相应的老师再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数据,以及具体有什么样的影响,主要是一带一路方面的。

  嘉宾:截止到2017年9月我国的海外订单量增长了70%,较2016年上升了60%左右,我国对美国、欧洲、日本累计出口分别增长11.9%、9%和7%左右。但是预示我国对哈萨克斯坦、对印度、俄罗斯增长分别达到两位数以上。一带一路目前写入我国的党章,预计在未来一带一路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以上是我回答记者的问题。

  提问:我是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我听了以后挺感兴趣的,因为我不是搞经济的,年纪也比较大,对经济一窃不通。但是我想问在座的各位,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但是也没有机会。无论从电视里,还是在广播里,在报纸上总看到一个问题,我们的经济学家,甚至是文化学家,有的时候演讲站在台上很自豪,我们今年的GDP比1979年增加了多少,好像是增加了83倍。我对这个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钱是GDP增加了,但是你是不是干了83倍的事。我第一次听宝良讲,他讲为什么2017年比2016年预测高了一点,比如说我喜欢吃炸糕,2016年我买一个炸糕是1.5元,2017年变成2.5元了。比如说2016年修高速公里一公里多少钱,2017年增加了多少钱。

  刚才新华社的记者提到了一个问题,我1975年到新华社工作的时候,那时候我上夜班,夜餐补助是3毛钱,但是我可以剩下1毛5,我们中国最好的皮鞋,那时候去市场买不到皮鞋,我们新华社记者出国,包括外交部能开买两双皮鞋的票,我一个同学出国给了我一个票,我去外交人员服务部,原来在北京饭店后面,最好的皮鞋三尖头是15.3元,现在是多少呢?所以说我们的经济学家常常用GDP的数字来讲提高了多少倍,我觉得这个是不是很有道理,我就问一下这个问题。

  汪寿阳:谢谢俄罗斯媒体朋友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我们请宝良先生回答这个问题。

  祝宝良:你刚才提的这个问题是价格问题,因为我们在核算GDP的时候,只要核算的准确,它是不变价的增长速度。因为核算太复杂,我们也不太懂。当然每个人对价格的感受不一样,因为你的消费结构不一样。但是如果你相信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实际上它是用不变价统计的,用销售价来统计。

  汪寿阳: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与中经网、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2018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与高端论坛”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三位嘉宾,感谢媒体朋友,也感谢参加今天上午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谢谢大家,我们2019年1月份再见!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