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科学发展观
首 页 | 理论·评述 | 综合报道 | 东北振兴 | 西部大开发 | 中部崛起 | 东部新跨越 | 图片中心
 
中部崛起战略谈:专访中部六省书记、省长(图)

2005年02月24日 15:14


    河南省长李成玉谈:中原城市群异军突起 

河南省长李成玉

    当魁梧、高大的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向本刊记者伸出结实有力的大手表示欢迎时,记者的第一感觉很爽:这是一个集西北的豪爽与中原的厚重于一身的汉子!从宁夏到河南,十二年来,李成玉的足迹遍及中原大地,他所思所想、所忧所劳,无不与这片土地的荣辱兴衰休戚相关。

    “一路走好,越走越好”———李成玉用一句话概括了河南近些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他认为,中部崛起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河南,关键也在河南,没有中原的崛起就没有中部的崛起,甚至会拖全国的后腿。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原地区主导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区位优势长达数千年,全国八大古都中有4个在河南,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河南的振兴、崛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河南已经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9个省辖(管)市在内的城市密集区。

    应该说,这一优势是河南所独有的。全省60%的城市分布在该区域,城市布局紧凑,是以郑州为圆心、半径500公里区域内最大的城市群。2003年,该区域GDP、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5.2%和55%,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7%和36.4%,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去年,中原城市群9市的生产总值达到4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达65.8%。

    近些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带动战略的构想,目前,他们正在加快编制中原城市群整体规划及郑洛城市工业走廊、现代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等专项规划,以便完善中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机制,促进中原一体化。

    李成玉认为,随着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原城市群必将异军突起,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以及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中西部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开放型经济区。

    李成玉说,在努力打造中原城市群的同时,河南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率先突围:

    一是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是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原材料、能源基地。依托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河南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特别是在有色金属深加工和能源生产方面,比如电解铝工业,目前河南的电解铝企业平均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再如去年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2423万千瓦,居全国第五位。

    三是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40大类工业门类,河南有39大门类,在中部地区最为齐全,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食品工业、轻纺工业等都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一些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河南目前劳动力人数有5500多万,在校大学生已达到70.66万人,数量和素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还比全国平均成本低得多。

    五是努力建成辐射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河南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西北连山西、东南通江西,可以说是“中部之中”,是国家大的交通通道、通讯线路、输电线路的必经之地。最近几年国家实施的一些大工程如宁西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都途经河南。因此河南在沟通东西、连贯南北方面比其他中部省份更具有优势,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河南更有条件成为全国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地。

    “河南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经济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李成玉指出,加上优越的区位条件,突出的资源优势和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河南完全可以充分发挥独有优势,放大比较优势,从而为中部崛起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李成玉最后说,面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推进,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大都为粮食主产区,在中国版图上,处在中心、枢纽位置,形成一定基础性地位。但人均指标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些指标甚至低于西部地区。因此,加快中部发展,促进中部崛起是中部省份的共同心愿,也是广大百姓的期盼。

    安徽省长王金山谈:既要打基础又要盖大楼

安徽省长王金山

    1月末,合肥下了今年以来的又一场大雪,适时召开的安徽省“两会”,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严冬带给人们的寒意。网民们在网上热烈地讨论着“安徽怎样崛起”,省长王金山也借会议召开的空隙,就“中部如何崛起”的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王金山说,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确实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不仅是中部、甚至在全国,必将出现多极发展、竞相发展、互动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只有中部崛起的提出和实现,才能使中国经济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就像是下围棋,开局抢占边角,决胜抢占中部。

    作为我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安徽省,与中部其他省份的情况一样,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十分突出,但也因此在一部分人心目中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即农业大省等于不发达省,亦等于穷省。对此,王金山很不以为然,他加重语气说:“不要一说安徽就是农,一说农就是穷;实际上,安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王金山认为,谈中部崛起,首先也好,其次也好,无论如何不能忽视农业。因为中部是全国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东部土地少,西部产粮少,最肥美的土地都集中在中部,这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

    王金山说,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发展农业的机遇。我们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遇,来加快发展农业呢?中部是农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它要发展,首先选择的是资源转换型经济。就比如有人无米下锅,有人找米下锅,你现在有米都不做饭,那不是好高骛远吗?

    谈到中部发展的问题,王金山指出,点子应该打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锻造工业化集团上。他说,经济工作的大厦,农业是基础,工业是支撑。我们不能光打地基不盖楼。也不能只盖楼不打地基。所以,既要打地基,又要盖大楼。既要抓农业,又要抓工业,才能支撑起经济的大厦。

    王金山认为,中部崛起,安徽理应当先。具体来说,就是要继续实施“861计划”,即建设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锻造工业化的脊梁,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安徽的综合竞争力。

    王金山曾经用这样几句话来描画安徽经济发展的蓝图:

    黄(山)梅(煤)戏要唱起来,沿江的明珠(钢铁、建材、汽车、石化)要亮起来;江淮大地要转起来(资源转化);县域经济要活起来。作为一省之长,他深知安徽经济的弱势在于工业不强,大企业少,民营企业更少,他曾形象而风趣地比喻说,“扬眉(煤)吐(凸)气(企)之日,就是皖北经济崛起之时。”

    谈到安徽在中部崛起中的作为,王金山认为,在中、西部来讲,安徽是最靠近东部、条件最好的地区,未来理应领先。他说,我们的定位是:抢抓有利时机,营造加快发展的新优势,打造加快发展的新平台,为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基础,争取主动。我们追求的速度,不是那种GDP暴发式增长,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崛起,应该成为座座屹立的山峰,而不是大起大落的潮头,我们的经济应该建立在这样坚实的基础上。

    当前,有一种说法,称中央有关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政策都照耀不到中部,由此在中部形成了“政策洼地”。对此,王金山早在去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就呼吁过,他说,中央出台的扶持东部、西部、东北发展的优惠政策,都和中部沾边,中部应该成为这些政策的综合试验区。

    王金山认为,现在确实应该研究中部崛起的政策要求,既然中部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就应该作为一个基地来看待和建设。具体来说,就是中部地区的大江、大河、大流域治理,大塘、大坝、大水库、大的控制性建设工程,应该由国家全额拨款治理。此外,全免农业税应该在重点产粮区。免农业税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产粮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如果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怎么打得出粮食来?所以中央的农业政策应该向中部倾斜。中部的资源相对丰富,但欠发达,要让它快富,必须加快资源的转换,实现资源增值。应该根据各地的资源条件,多上一些工业项目,解决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

    访谈中,王金山省长那地道的东北口音依然如故,但记者从他的谈话中却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江淮大地的一片深情。他说,未来安徽的发展条件,将是许多人十分看中的。随着安徽交通条件、政策环境、发展条件的改善,将会使安徽大大增值,未来的发展指日可待,不久的将来,完全可能出现一次“井喷”现象。(编辑:王永前)

    湖南省长周伯华谈:重点经营“一点一线”

湖南省长周伯华

    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湖南历来是我国有名的粮仓,也曾经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东部迅猛发展、西部快速开发的同时,作为中部“政策洼地”之一的湖南,经济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那么,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给湖南带来怎样的机遇?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湖南人又将有着怎样的作为?

    湖南省省长周伯华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给湖南带来众多机遇:首先,是给湖南发展现代农业带来机遇。广袤而肥沃的洞庭湖平原是湖南成为“天下粮仓”的天然有利条件,湖南有7000多万亩耕地,水、光、耕地等农业资源丰富,农耕文化的积淀,培育了袁隆平这样的“杂交水稻之父”。2004年全省粮食产量达281亿公斤,农民纯收入增长比例首次高于城市居民。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南“天下粮仓”的地位会加强,也将促进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

    其次是给湖南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带来机遇。从国有大型企业出来的周伯华省长,对湖南的工业底子了如指掌。他说,湖南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也是中国工业最早的开发地,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冷水江的锑矿,开采有近百年的历史。湖南的有色金属工业有着从科研、教育到勘探、开采、深加工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是少有的。株洲硬质合金厂是全世界五大硬质合金厂之一,生产了新中国第一块硬质合金及第一个机械加工的合金钻头;株洲电力机车厂生产了新中国的第一台动力机车……因此,湖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工业基地。特别是近些年,湖南对老工业基地进行提升开发,引进外来投资者和合作者,成功地引进了西门子、LG、伊莱克斯、三菱等世界著名企业在湖南嫁接发展制造业。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促使湖南的工业参与国际大竞争与国际经济大融合。

    第三是给湖南建立对全国乃至对东南亚有影响的物流集散中心带来机遇。湖南在中部省份处于中部,湘江与洞庭湖通江达海,是我国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枢纽省份,已经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立体交通网络,为湖南连接“泛珠三角”经济带和沿(长)江产业带创造了条件。

    第四是给湖南成为国家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和国内人才的培训基地带来机遇。湖南现有在湘工作的院士40多位,其中20多位是外省籍到湖南做课题研究的;同时湖南有一批著名大学和国家级实验室,其中计算机、化工、有色冶炼、新材料等实验室都是国家级的,由此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随着中部崛起,湖南的科技人才优势将得到更大发挥。

    第五是给湖南的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带来机遇。湖南自古以来就是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从区域来说,“西面一大片”,包括武陵源、张家界、凤凰古城一带;“东面一条线”,包括郴州的东江湖、南岳、毛泽东故居、岳阳楼、屈子祠、炎帝陵、舜帝陵等。更可贵的是湖南有53.86%生态覆盖率,在全国仅次于福建和广东,排第三位,这是湖南最宝贵的资源。

    周伯华认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进程中,中部各省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制定发展战略,中部省份都像沿海地区那样招商引资是不可能的,但选择部分区域打造一个投资洼地、高新科技研发地则是可行的。因此,湖南将重点打造“一点一线”,即实施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主要引导“一点一线”地区优势发展。“一点”即是长沙、株洲、湘潭经济一体化,“一线”是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沿线的岳阳、衡阳、郴州。实际上,湖南的优势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一点一线”地区。

    周伯华强调,湖南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在湖南全面实现小康。坚定不移地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品牌农业、高科技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农业,把农业的效益发挥出来。

    当前,湖南的机械制造业在全国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像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猎豹汽车、远大空调等旗舰式企业在带动培育产业集群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周伯华告诉本刊记者,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养支柱产业,努力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工业基础将是湖南工业的发展方向。

    周伯华相信,中部崛起将使湖南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尽快成为市场经济舞台上的“商家必争之地”。

来源:新华网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 网站大事记 网站攻略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