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科学发展观
首 页 | 理论·评述 | 综合报道 | 东北振兴 | 西部大开发 | 中部崛起 | 东部新跨越 | 图片中心
 
143家大中型企业迁移突围 沈阳铁西区全面复苏

2005年04月11日 09:50
程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已实施一年多了。去年,东北三省GDP增长了12.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振兴的良好开端。让人格外欣喜的是,这一成果不仅来自中央政策和资金扶持,更来自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历了漫长寒冬,终于迎来了惊蛰的春雷。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是受计划经济和苏联工业化模式影响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在这里,国有经济比重极高,工业资产存量巨大,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东北振兴之难,首先难在要同时完成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双重转变。不破不立难,破中有立难上加难。

    一年多来,东北三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东北的振兴之路进行了艰难探索,其中不乏创新之举,得意之笔。从今天起,我们连续一周刊发记者的现场报道,为您展现一个转型中的东北,敬请关注。  

    “共和国装备部核心”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曾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的核心。在该区建设大路以北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沈阳市60%以上的工业资产、工业产值和75%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都曾为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然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这个典型的国家老工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反而不进则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

    2002年,谷春立担任铁西区区长。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本沉甸甸的大账本:

    30万产业工人中,有10万人丢了饭碗;1100多家大中型国企,大多数债务沉重,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欠银行债务260亿元,拖欠职工工资、集资款、保险费、丧葬费等达20亿元。

    为了帮助这些国有企业解困,重振老工业基地的雄风,从1986年到2002年初,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约350亿元,但仍解决不了问题。重振铁西,始终面临着几大难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企业老化的机制如何转换?这些以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如何转型?

    铁西区的国企改革可谓举步维艰。

    但是,困难再大,问题再多,沈阳市和铁西区从未放弃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雄心。他们不懈探索,实事求是,科学决策,埋头苦干,谱写了一曲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之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于我们 内容宣言 网站大事记 网站攻略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