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更多新闻 > 正文
张艺谋1.3亿打造大型实景演出剧《印象-丽江》

2005年08月12日 09:03

    据生活新报:8月12日,张艺谋携《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人马,来云南打造大型实景演出剧《印象·丽江》,并分为《雪山印象》和《古城印象》两个部分。张艺谋是一个用图像和色彩进行思考的大师,他不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印象·刘三姐》是这方面的杰出范本。

    看过《印象·刘三姐》的人都会被自然的山水和人文的表演巧夺天工地融合在一起的景象所感染。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完全有理由对未来的《印象·丽江》感到激动。

    丽江有自己的大型舞台剧《丽水金沙》,艺术含量很高,可是它有一个软肋,那就是它没有大牌。《云南映象》的成功,头功要归杨丽萍,《印象·刘三姐》的成功,离不开张艺谋。这些成功者的背后,都站着至少一个大牌。

    当然,今天的张艺谋战斗在今天的文艺圈,也必须要借助另一个大牌。他当初搞《印象·刘三姐》,就是要借助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今天他又要借助中国旅游界的另一个大牌:丽江。这是丽江的荣耀,更是张艺谋的聪明之处。《印象·刘三姐》自诞生以来,已经成为桂林山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成为集中展现当地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一个活动舞台。可以预见的是,从10月底开始,丽江也会拥有这样一个舞台。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大牌不仅仅是张艺谋和丽江,还有《生活新报》。《生活新报》的记者兵分三路,在《印象·丽江》即将诞生之际在桂林、丽江和昆明的各个现场为我们带来第一手的报道。

    几个大牌并肩战斗所产生的能量,将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不再遗憾。

    名词解释:《印象·丽江》

    《印象·丽江》是张艺谋继《印象·刘三姐》之后即将推出的大型实景剧,主要表达当地的民族风情。《印象·丽江》总投资达1.3亿,分为“雪山印象”、“古城印象”两部分,主创人员由《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人马组成。据悉,剧组先头部队已于6月进驻丽江秘密开工,第一部分“雪山印象”将于10月份开演,“古城印象”的演出时间则将推迟到明年。

    张艺谋为何钟爱丽江?全因《千里走单骑》情结

    正如张艺谋的“黄金搭档”张伟平所说:“艺谋是一个精力特别旺盛的导演,闲不住的人。在拍电影之余执导舞台剧,投入一些公益事业纯属‘充电’。”早就传出张艺谋来丽江拍完《千里走单骑》之后,就对丽江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于是萌发了一种“全面打造丽江”的想法,便准备推出继《印象·刘三姐》之后的又一“印象”品牌——《印象·丽江》。早在6月,剧组先头部队已进驻丽江秘密开工。

    据了解,《印象·丽江》主要分为“雪山印象”、“古城印象”两大部分。总投资为惊人的1.3亿,总导演依然是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而曾在张艺谋武侠大片《十面埋伏》中担任摄影师的赵小丁表示:“我知道艺谋要搞这样一台大型实景剧,但我现在还没有接到他的邀请,不过相信到拍摄的时候,我肯定会在剧组,而且担任我的老本行职务——摄影师。”

    相信了解和看过《印象·刘三姐》的观众都注意到了这3位人物,他们就是《印象·刘三姐》的灵魂人物——总导演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接下来他们将再次担任《印象丽江》的总导演,看来继张国立、张铁林、王刚之后,新的“铁三角”已经成为定局。

    12日,张艺谋将带领王潮歌、樊跃等一行超强主创阵容前往云南,与云南方面的有关领导就《印象·丽江》的拍摄事宜进行进一步协商。不过,此次主创前来云南只逗留2天的时间便要返回北京,月底再次进驻丽江,正式开始“雪山印象”部分的排练,并已经铁定将于10月底进行公演。而“古城印象”会在明年完成。

        总导演张艺谋:为《印象·丽江》把脉

    8月12日,张艺谋将携创作团队来到昆明,进行《印象·丽江》的最终计划制定工作。15日,张艺谋一行将去到云南丽江,于当天在那里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有关《印象·丽江》的所有细节。

    张艺谋一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正在紧张地为《印象·丽江》的拍摄工作做充分准备的他,日前还在为自己的第三部武侠大片忙碌着。据悉,张艺谋的文艺大片《千里走单骑》将于12月中旬上映,而且已经定为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张艺谋将担任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因此,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这个影片上,至于《印象·丽江》,他只是把脉而已,真正操作和执行导演的是他钦点的骨干王潮歌和樊跃。

    据张伟平透露,名导演张艺谋2006年度新片目前还没有正式定名,但是已经向周润发、巩俐发出了邀请。至于媒体报道称,该片讲述的是某朝代宫廷中尔虞我诈的争斗故事,周润发饰演的太子和巩俐饰演的皇家护卫之间的爱情受到了各种势力的阻挠。张伟平说,剧本正处于创作的最后阶段,现在不方便透露故事内容。至于周润发和巩俐都已签约的消息,张伟平也进行了否认,“他们是我们邀请的对象,但是还没有签订演出合同”。

    执行导演王潮歌:顶了个张艺谋都成点炮的了?

    了解王潮歌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口没遮拦的急性子。

    由于和张艺谋合作《印象·刘三姐》时没受到关注,她现在一直很不愿意接受采访。记得,她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一通怨言:“你说这明明是3个导演共同合作的作品,怎么到了现在所有的舆论报道基调都变了呢?是不是你们记者都只关心张艺谋,我们是锅是瓢根本不重要?那以后我和樊跃索性拒绝所有采访算了,图个清净。我想现在的舆论都是冲着名气响、来头大的导演当然没错,这也是市场规律,但我和樊跃也不是没名没姓的,怎么一旦顶了个张艺谋都成点炮的了?是不是说现在我要想你们能正眼看我一眼,我要么和张艺谋好了,要么彻底和他掰了,这你们才算是爆了料了?”

    这番话让记者感觉这个女人特别“不好惹”,一直担心她不会接受记者的采访,怀着这样的心情,记者一直不敢给她打电话,怕她又说:“你找张艺谋去!”尽管怕没有什么结果,但记者还是多次试图给她打电话,终于接通了。当记者问到关于《印象·丽江》的问题时,没想到对方很柔和地说:“我现在不是不能说,而是根本就没有具体的东西要说,因为昨天才开了一个会,我们的讨论结果还没有定夺,现在没法告诉你。要不这样,你问问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新闻发言人,具体的东西他更了解。不过,我告诉你,一切很真实的消息都要等到15日以后,会有一个非常全面的资料给大家。而且15日这天,我们3位总导演都会接受所有记者的采访。”

    记者听了王潮歌的这段回答后,心里的石块一下子砰地掉了下去。接着记者好几次跟她通过话,她说:“现在我们对外界都不会有什么防护或是什么保密的做法,只是说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无理取闹,当我们有时间的时候都会接受记者的采访。”

    最近一段时间,王潮歌和樊跃以及张艺谋都在忙于《印象·丽江》排练的前期策划,服装、造型、剧场等的效果图制作,都还没有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王潮歌说:“天天都会有新的变化,我今天告诉你的,可能明天就有了变化。我们会在这个月中旬到云南去一趟,也要去丽江看场景。可以说,《印象·丽江》不同于《印象·刘三姐》,将以丽江的民族特色和玉龙雪山为创作对象,效果也将超过《印象·刘三姐》。”

        执行导演樊跃:张艺谋名气实在太大

    作为合作伙伴,樊跃也很谅解张艺谋:“虽然外界舆论导向总是针对张艺谋,但其实不论是人前还是背后,张艺谋都一直在替我们说话,他个人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曾几次当着媒体的面说我们是他合作过的所有导演中最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人。但张艺谋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同时,樊跃和王潮歌透露说其实私底下他们和张艺谋的关系非常好,因为都是有想法又不服输的人,自从1997年奥运会会徽的合作后,他们基本上形成一个铁三角的组合。既然不是第一次合作,这样的情况应该不是首次发生,那是什么让两位导演甘为他人做嫁衣呢?樊跃表示:“收获是支持我们走到现在的最大动力,而我们也从不是靠媒体吃饭的,这次实在是太过蔑视我们了。”

    对于马上就要开始排练的新的“印象”系列之“古城印象”和“雪山印象”,媒体又都把目光放到了张艺谋身上,“冷落”2人的话,会怎么想?樊跃则说:“那也没办法,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很多记者基本上没有机会跟他面对面。”

        《印象·丽江》主创简介

    张艺谋:199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全世界十大杰出导演之一;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美国科罗拉多国际电影节:杰出成就奖;美国《娱乐周刊》当选为当代世界20位大导演之一;1998年,美国《娱乐周刊》:世界十大风云人物;1999年,第六届亚洲电影交流会:终身成就奖;2000年,美国帕尔马国际电影节:杰出电影艺术家奖;2002年,德国曼海姆市政府及第51届德国曼海姆国际电影节联合颁发:电影大师奖。主要作品:《红高梁》、《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有话好好说》、《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等。

    王潮歌:现为中国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导演。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导演专业。1995年,一部在人民大会堂上映的舞台剧《华夏民族魂》获得巨大成功,奠定了她在舞台创作领域的特殊地位。而后,《共创明天》、《走向新世纪》、《天年之梦》、《以和平的名义》、《为你而生》、《乘愿再来》、《春天印象》、《在灿烂阳光下》等大型舞台演出相继问市,使她诗意而充满哲思的创作风格愈加显著。“每一次都是新的。”是王潮歌导演作品的有一个特点,旺盛的、不枯竭的创作灵感,使她成为评论家笔下的“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

    樊跃:现为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导演。在20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创作出了近百台优秀作品,其中许多作品获得了“文华奖”、“星光奖”、“全军创作一等奖”等国家级大奖。其创作风格大气、简洁,但形式丰富、多变,舞美设计与导演构思完美结合,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当今舞台上样式的雷同、格调相似的局面。被誉为“黑马”。代表作:《国魂》、《军魂》、《伟大的长征》、《祖国请检阅》、《咕哩美》、《走向春天》、《以和平的名义》、《为你而生》、《乘愿再来》、《春天印象》、《在灿烂阳光下》等。

1,2,3,4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