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步,也是矛盾问题最为集中的场域。面对繁杂的任务,年轻干部要想胜任工作、不辱使命,不仅需要饱满的热情,更需掌握并练就一手于细微处见功力、于繁琐中显担当的“绣花功夫”。这门“绣花功”,既是成事之要,也是成长之基。
干事创业,要在“乱麻”中理出头绪。基层工作常常任务叠加、条块交织,如同一团待理的“乱麻”。对年轻干部来说,这既是现实的挑战,更是成长的阶梯。练“绣花功”,首要练的就是培养一种在复杂局面中保持清醒、精准破局的能力。这要求我们,不能因事情繁杂而心生浮躁,也不能因头绪繁多而乱了章法。必须沉下心来,像绣花前先理清丝线一样,对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分清主次缓急,找准关键环节。无论是推进一个项目,还是调解一场纠纷,都要下一番“细”功夫,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唯有如此,方能在纷繁复杂中抓住主线、把握节奏,真正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联系群众,需在“琐事”上见到真情。基层工作直面群众,所处理的多是诸如邻里纠纷、证件办理、政策咨询等具体而微的“琐事”。然而,“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事”,恰恰是检验干部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的试金石。练好“绣花功”,就是要摒弃对群众小事不耐烦、看不上、懒得管的心态,真正把群众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心头事”。一次耐心的政策解释,一次尽力的就业帮扶,一次成功的矛盾调解,都是在用“绣花”般的精细和耐心,一针一线地编织着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网”。年轻干部要在处理一桩桩“小事”中,培养理解群众、贴近群众的能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传递温度、赢得认可。
个人成长,甘于“平凡”处沉淀价值。基层岗位多是平凡的,日常工作多是重复的,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显赫政绩。但真正的成长,往往就孕育于这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沉淀之中。练好“绣花功”,意味着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就像绣花需要一针一线、久久为功,年轻干部的成长也绝非一日之功。年轻干部应把基层当作提升本领的广阔平台,甘当“小学生”,勤学善思,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更要敢于在困难面前经受锻炼,不断砥砺心志、增长才干。唯有甘于在“平凡”处默默耕耘,不断沉淀信仰、能力和作风,方能积蓄磅礴力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担当大任。(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