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聚合智能“三大件”产业链协同发展

2025-09-19 10:00 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胜良)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社会广角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推动聚合智能“三大件”产业链协同发展

2025年09月19日 10:00   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   

  9月16日至17日,首届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大会(2025)在武汉光谷举办,会上发布《壮大聚合智能产业核心链——推动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低空飞行产业链协同发展报告》。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表示,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作为聚合智能“三大件”,本质上具有技术同源、链条相通、应用融合的特征,有望成为继出口“新三样”之后产业出海新引擎。预计到2030年,全球聚合智能“三大件”市场规模将达近2400亿美元,我国聚合智能“三大件”市场规模将超1200亿美元。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沈悦在致辞中表示,光谷作为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核心承载区,发展聚合智能产业基础雄厚、生态完备。光谷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全面布局、大力发展聚合智能产业,加快构建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创新平台,全力打造聚合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首届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大会(2025)在武汉光谷举办。(资料图片)

  大会期间,多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协同融合创新链产业链 推动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展开讨论。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曲小波认为,低空交通是破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重要路径,相比直升机,电动飞行汽车依托新能源驱动和多旋翼冗余设计,能够在安全性、机动性和成本上实现突破,并借助汽车产业链的聚合优势显著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效率。当前全球有300余款飞行汽车处于研发阶段,预计最终将收至少数几类主流构型,若通过虚实融合的孪生平台加快测试,未来有望将研发周期从5年以上缩短至2年,推动低空出行加快落地。

  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看来,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能力不仅是操作双手,也需重视“腿足具身智能”,弥补对走等腿部智能的忽视,应将“像人一样行动”、与大语言模型“像人一样对话”形成AI能力互补。通过标准任务验证技术能力,逐步解决手部与腿部的具身智能问题,最终面向老龄化、服务业短缺等社会需求,推动通用具身机器人落地。

  斑马智行首席技术官司罗认为,智能汽车是Physical AI的核心载体与具身智能“压力测试场”,既能完整展示AI原生技术能力与生态,也需应对多模态融合、多场景整合、毫秒级响应及ASIL-D认证等挑战。

  “预计2030年低空经济市场或达万亿元,产业化需要依靠家用飞行器的普及才能实现市场突破。”上海大学教授罗建说,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电机产业链共性强,只是应用侧重有所不同,机器人电机重材料创新,新能源汽车电机重材料强度,航空电机重热管理。

  江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刘江波认为,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耦合正推动汽车产业向低空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延伸,聚合智能非技术简单叠加,而是一次生态重构。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华军表示,本次论坛是产业链上下游共商发展、突破产业卡点、协同创新的平台,长江产业集团期待以论坛为纽带,发挥产业投资运营优势,加大聚合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体系培养,参与产业链标准制定与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佟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