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青海与广州两地省市资源互补与战略协同,有效破解区域产业发展壁垒,共同推动食品产业创新升级与市场拓展,9月9日至12日,应青海省食品工业协会邀请,广州食品行业协会组织代表团赴青海省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交流。本次活动以实地调研与深度座谈相结合,重点调研考察青海牦牛、药食同源产品、青稞等为代表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巨大潜力,为推动粤青两省食品行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深入挖掘青海牦牛高原生态畜牧瑰宝价值
青海作为中国牦牛主产区之一,其牦牛产业以高原生态放牧和绿色有机养殖为特色。青海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翊介绍,牦牛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且脂肪含量低,符合现代健康饮食需求。目前,青海已开发出牦牛肉干、牦牛奶粉、牦牛骨肽等系列深加工产品,但产业潜力和市场空间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9月10日,协会代表团前往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与刚察县,实地考察了当地的牦牛规模化养殖基地,详细了解青藏高原独有的牦牛种群资源、生态牧养模式及产业标准化建设情况。11日,协会一行抵达牧仁食品有限公司观摩了牦牛肉加工生产线。
在考察现场,广州市政协经济顾问、广州食品行业协会会长韩爱忠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青海牦牛产品的高原特色和健康属性具有显著市场优势。双方可共同探索牦牛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升级和品牌化运营,推动青海牦牛产品进入粤港澳市场。
大力推动藏药资源和技术成果市场转化
青海枸杞以其粒大、肉厚、糖分足、营养丰富而闻名,尤其是柴达木枸杞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青海省依托高原洁净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有机枸杞种植,并逐步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11日,协会代表团参观了青海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和现代化加工厂,对枸杞深加工产品如枸杞原浆、枸杞酵素、枸杞保健品等表现出浓厚兴趣。在金麦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团深入了解了以黑枸杞为代表的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在精深加工、产品创新及品牌打造方面的先进实践。在金诃藏药有限公司,重点调研了“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成果与市场转化路径,探讨了健康食品领域的广阔合作空间。
协会随行各专业委员会专家表示,广东在食品加工技术、市场渠道和品牌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未来可通过技术合作、产品研发和渠道共享,助力青海枸杞产业提升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对于青海丰富的藏药资源,协会代表也认为应该结合广东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敏锐度,可联合开发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创新型健康食品,瞄准大健康消费需求。
共建合作机制,推动两地优势产业协同发展
此次考察活动的重头戏——“粤青携手 食创未来”食品产业协作发展座谈会于9月12日下午在西宁成功召开。座谈会得到了双方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特邀青海省农牧厅相关处室领导、曲麻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等嘉宾出席,与粤青两地的行业协会领导、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
座谈会气氛热烈,成果丰硕。双方代表围绕如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如何将青海的资源优势与广东的市场、资本、技术优势深度融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共建“青海特色产品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平台”、共促“青字号”品牌走向华南乃至国际市场的可行路径,在标准互认、技术合作、投资共建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初步共识。
青海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翊对合作前景充满期待:“我们希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市场活力,让更多青海优质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广州市政协经济顾问、广州食品行业协会会长韩爱忠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此次青海之行不仅加深了对高原特色食品资源的认知,更为两地企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粤青两省食品行业有望通过深度合作,打破地域壁垒,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考察与座谈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青海与广东两省食品产业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沟通桥梁。它不仅向经济前沿的粤港澳大湾区生动展示了青海绿色、有机、健康的特色食品资源,更开启了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