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天气炎热,当人们在室外被零上30℃的热浪包裹时,室内滑雪场的滑雪教练正在零下5℃的雪道上指导学员。这个“反季节”的职业,让冰雪运动跳出季节的限制,也让夏天多了一种“清凉”。
进入夏季,滑雪教练段美威每天就要在短袖T恤和加厚滑雪服间来回切换。如何适应这种30多℃的冷热温差?滑雪教练段美威也没啥高招,就是早些到场,给自己的身体充分适应寒冷温度的时间。
2025年,哈尔滨主办第九届亚冬会后,这个夏季来滑雪的人明显增多了。作为滑雪教练,段美威提醒:夏季来滑雪,要尽量避开正午高温时段进出滑雪馆。滑雪前,应在过渡区域停留15分钟左右,擦干汗,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滑雪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内着速干衣。滑雪后,也要先擦干汗,避免冷风直吹身体。
冰雕师:让夏天看冰雕成为现实
在炎炎夏日里看冰雕,听起来像一场穿越季节的奇幻体验。这两天,哈尔滨午后室外温度在31℃左右,而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冰雕师们穿着厚厚的防寒服,在零下环境中一刀一凿创作,让夏天看冰雕成为现实。
在室外市民游客穿着短衣短裤,而在梦幻冰雪馆内,却有一群每天都身穿防寒羽绒服的冰雕师,正为八方游客“定制”造梦空间。
梦幻冰雪馆的总面积2.3万平方米,展示有上千件冰雕作品,从2025年1月份开始建设。侯卫东就是全程参与冰雪馆建设的冰雕师之一。
侯卫东介绍,冰雕师们会定期对场馆内的一些冰雕作品进行更新,并对缺失换损的部分冰雕进行修补。馆内保持零下的恒温,连续数小时的雕刻常让冰雕师们的手指冻得发僵。而走出场馆,又是烈日的炙烤,冰雕师们笑称是“冰火两重天。”
冰雕艺术最残酷之处在于它的“短暂”。大型冰建往往需要团队协作、日夜赶工,而完成的作品也只能维持数月,即便在恒温环境中冰体仍会缓慢升华。正因如此,才更显珍贵。
馆内不少冰雕师都很年轻,他们都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正在跟随经验丰富的冰雕师学习冰雕技巧。
这些新生力量的充实和加入不仅让老一辈冰雕师后继有人,更让冰雕艺术从传统的节庆展示走向全年化、科技化,3D投影、互动灯光等元素的创新尝试,让这门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这座夏季开放的冰雪艺术馆,让冰雕师这个“季节性职业”变成了365天的坚守。他们用专业温控技术对抗物理法则,用艺术热情消解季节界限,在盛夏的酷暑中为游客留住冬日的美丽。